共话“微短剧+文旅”融合 这场沙龙解锁临沂文旅传播新密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8:25 1

摘要:2025年11月12日,临沂文旅微短剧创作沙龙活动在蒙童胜境举办。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杨若冰教授、临沂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赵建波、山东红果新媒体总经理李莎莎、蒙童胜境营销中心郑振东,与全市网络视听创作提升培训班的学员们齐聚一堂,围绕文旅微短剧的创意策划、拍摄

2025年11月12日,临沂文旅微短剧创作沙龙活动在蒙童胜境举办。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杨若冰教授、临沂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赵建波、山东红果新媒体总经理李莎莎、蒙童胜境营销中心郑振东,与全市网络视听创作提升培训班的学员们齐聚一堂,围绕文旅微短剧的创意策划、拍摄剪辑、IP转化展开深度对话,既拆解技术实操要点,更锚定临沂文旅特色,共同探索“微短剧赋能城市传播”的新路径。

此次沙龙的探讨活动,植根于临沂文旅与网络视听融合的扎实实践。今年以来,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政策扶持、精品创作、宣传推广为抓手,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出台《临沂市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对符合条件的影视作品与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推出《临沂市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加强跨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微短剧创作与发展。5月,临沂新增1省级微短剧摄制基地、2家省级微短剧拍摄取景地,为创作提供专业场地支撑;8月,在临沂取景的《我们的河山》《生万物》登陆央视,不仅创下同期收视佳绩,更让红嫂家乡旅游区等取景地“火出圈”。此外,《欢迎光“临”》《临沂糁》等精品MV、微短剧《与君契,穿过时间来爱你》等作品,也让“临沂炒鸡”“沂蒙非遗”等元素成为网络热词,为沙龙的讨论提供了鲜活的本土案例。

专家献策:

立足临沂特色,破解文旅微短剧创作关键题

沙龙核心环节,专家们结合行业规律与临沂资源,针对“如何让微短剧不只是‘秀风景’,更能‘带流量、留客群’”的核心问题,给出具体方向。

杨若冰提出,临沂是文旅微短剧创作的“天然摄影棚”,蒙山沂水的自然景观、沂蒙精神的红色根脉、温泉度假的治愈属性、古城的历史风貌,再加上炒鸡、糁汤、煎饼等自带烟火气的美食,都是可直接转化的创作素材。“不能只把景点当背景板,要让山水有故事、美食有情感。”他以《生万物》为例,强调“剧情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的重要性——剧中故事与取景地实景结合,既传递了乡土文化,又让观众产生“想去现场看看”的冲动。未来临沂的文旅微短剧,需进一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城市 IP 符号”,比如让沂蒙山水成为视觉名片,让非遗技艺成为剧情线索,最终实现“剧带景、景衬剧”的良性循环,推动流量转化为实际文旅消费。

赵建波则从创作实操角度强调“接地气 + 强反转”的原则。“好的文旅微短剧,要让观众看完记住‘这是临沂的故事’,而不是随便换个城市也成立。”他认为,临沂的自然风光、非遗传承、历史底蕴等本土素材,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优势,比如微短剧《与君契 穿过时间来爱你》以“纪王崮历史故事”为文化内核,将临沂的景区景点、非遗技艺、特色美食等打包推介,就让故事有了“专属辨识度”。同时,要贴合微短剧“快节奏”的特点,在保证大逻辑通畅的前提下设计反转剧情,“比如看似普通的炒鸡店老板,其实是非遗面塑传承人;比如游客来蒙山散心,意外发现祖辈留下的红色信物——这样的反转既出人意料,又能自然融入临沂元素,还能触碰人性光辉,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李莎莎则跳出“景观思维”,提出“以精神价值绑定客群”的思路。“哈尔滨火的不是冰雪,是‘宠粉’带来的被尊重感;阿那亚火的不是图书馆,是孤独感带来的治愈感——文旅出圈的核心,是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他认为,临沂的文旅微短剧创作,要重点挖掘背后的情感价值,满足观众“寻求精神力量”的期待;要“先让观众‘共情’,才会有‘奔赴’的行动,文旅微短剧才能真正实现‘叫好又叫座’。”

郑振东表示,蒙童胜境作为微短剧拍摄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景区以“蒙山下的24h自在生活”为主题,涵盖蒙祠、沂蒙炒鸡园、沙滩酒吧街、温泉酒店集群、非遗作坊等多元业态,能满足各类取景需要。而发展微短剧对景区营销更是意义深远,不仅是传播形式的创新,更是营销思维的升级。它打破了传统硬广“单向灌输”的模式,将景区的全业态资源、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有温度、有代入感的故事,依托平台的算法推荐,能实现精准触达、快速裂变,比传统宣传传播效率更高、记忆点更深刻,为景区长效引流赋能。

沙龙互动环节讨论热烈,参会者与学员围绕临沂文旅微短剧品牌打造、突破途径等核心议题各抒己见。大家聚焦沂蒙文化传播、本土素材挖掘、业态融合取景、受众精准触达等关键问题深入交流,既探讨了如何用穿越、轻喜剧等创新形式活化临沂本土文化,又分享了景区业态与剧情结合的实操思路,还就品牌差异化打造、流量转化路径等提出多元见解。现场观点碰撞频繁,务实建议与创新想法交织,为临沂文旅微短剧品牌建设凝聚了共识、拓宽了突破方向。

沙龙最后,专家们表示,传统文旅宣传片“重景观、轻故事”的模式已不适应当下传播需求,而微短剧的优势在于“用故事为风景注入情感温度”——当观众跟随剧中人物在临沂的山水间经历情感起伏时,风景就不再是冰冷的画面,而是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种从“让人看到”到“让人感受到”的转变,正是文旅微短剧的核心价值。

对于临沂而言,未来文旅微短剧的发展,不是简单拍摄几部作品,而是要建立“系列化、品牌化”的创作体系,既要深挖琅琊文化、沂蒙精神、非遗民俗、特色美食等本土文化基因,又要紧扣观众的情感需求,用专业的镜头语言和真诚的故事表达,打造一批“有临沂特色、有情感共鸣、有传播力”的精品。

此次沙龙的举办,不仅为临沂网络视听创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明确了“微短剧+文旅”的融合方向。随着政策扶持的持续加码、创作资源的不断整合,临沂必将通过文旅微短剧这一载体,让更多人听见沂蒙故事、看见临沂魅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旅临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