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83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赵这几天总觉得肚子不舒服,时不时腹胀、放屁多,还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去医院一查,肠镜报告上赫然写着:“结肠息肉3枚”。医生叮嘱他:“这不是小事,要注意饮食,某些东西吃得多,小小息肉说变就变!”
这让老赵一下子紧张起来:“我这不就是长了几个小瘤子吗?怎么就跟癌症扯上了?”其实,很多人对肠息肉的理解都停留在“良性增生”这一步。但你不知道的是——它和肠癌之间,可能只差一个“机会”。
肠息肉,是指肠道内壁上长出来的小突起,像个“肉疙瘩”。大部分息肉起初是良性的,没啥症状,但并不等于安全无害。更关键的是,近90%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变来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55万,位列癌症发病率第2位。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早已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而息肉就是那个“早期信号灯”,如果能早点发现、早点控制,很多肠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我也没啥家族遗传史,怎么就长息肉了?”很多人都会这么问。事实上,虽然基因也有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是吃出来的!我们的肠道每天都要处理我们吃进去的各种食物,尤其是一些高脂、高糖、高刺激的东西,会让肠道黏膜长期“受气”,慢慢形成慢性炎症,时间久了,就可能长出息肉。
息肉一旦形成,如果继续吃刺激性的食物,它就像被“浇了油”的火种,演变成癌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那到底哪些东西是息肉最怕的?医生提醒:有3种食物,是“催癌三兄弟”,再喜欢也要少碰!
“吃点腊肠不过分吧?”“火锅没点午餐肉哪行?”别急,这些加工肉类可不是普通的肉,它们经过熏制、腌制、添加亚硝酸盐等处理,虽然味道香,但同时也带来了极高的致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15年就把加工肉列为一级致癌物,和烟草、酒精一个级别。一项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50克加工肉类(大约两根香肠),肠癌风险可增加18%。
这类食物中富含亚硝酸盐,进入胃肠道后容易生成亚硝胺,这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尤其容易盯上肠道。
建议:
加工肉类每周不超过1~2次,总量不超过100克;
儿童、肠道问题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
若实在想吃,务必搭配富含维C的蔬菜,可部分中和亚硝胺生成。
“医生,我平时不吃辣,就是喜欢点牛排烤肉,这也不行吗?”其实,红肉本身并不是“坏人”,关键是吃多了、吃太油腻了。红肉指的是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牛、五花肉这类高脂肪部位,吃进去后会刺激肠道胆汁分泌增多,产生大量二级胆汁酸,这些物质会损伤肠道黏膜,引发慢性炎症。
2021年《中华肿瘤杂志》指出:大量摄入红肉、特别是煎炸烧烤红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再加上高温烹饪过程中,容易生成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化合物,对肠道简直是“连环伤害”。
建议:
红肉一周控制在350~500克以内;
少吃煎炸烤制,多采用蒸煮炖;
增加白肉(鱼、鸡)和植物蛋白的摄入比例。
很多人觉得甜食最多发胖,怎么跟肠癌也扯上关系了?其实,高糖饮食会打乱肠道菌群平衡,让有害菌滋生,肠道屏障受损,反复炎症后,息肉的机会也就来了。
而且,过多的糖分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同样会增加肠癌风险。研究表明,糖摄入高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低糖摄入人群。再加上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糕点、炸物)升糖快、饱腹感差,容易暴饮暴食,对肠道负担非常大。
建议:
控制每日糖摄入不超过25克(约6块方糖);
少喝含糖饮料,改喝白水、绿茶;
主食多选全谷物、粗粮,如燕麦、糙米。
1. 定期做肠镜检查
45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肠息肉史的,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早发现、早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的“黄金法则”。
2.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滞留,还能养护肠道菌群。每天至少摄入300~500克蔬菜,水果200克以上。
3. 动起来,别做“久坐一族”
久坐不动会减缓肠道蠕动,增加便秘风险。研究显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行)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达24%。
肠息肉不会自己“消失”,但也不是“绝症”。关键是你怎么对待它。别再把香肠当零食、奶茶当水喝、红肉当主食了。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在为健康埋单。
如果不想让小小息肉变成大麻烦,从现在开始就得学会“忍口”——这不是委屈自己,而是给未来一个更健康的交代。
参考资料: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统计分析》. 2022年
WHO. 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 IARC Monographs. 2015.
《中华肿瘤杂志》. 红肉与结直肠癌关系研究综述. 2021年第43卷第6期.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Dr.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