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12月,佛山市场监管端掉一个潜伏两年的电商硼砂窝,3.2吨腐竹米粉,工业硼砂最高加到2.3 g/kg,涉案金额200万。
“吃进嘴里的Q弹,可能正把肝肾往悬崖边推。
”
2023年12月,佛山市场监管端掉一个潜伏两年的电商硼砂窝,3.2吨腐竹米粉,工业硼砂最高加到2.3 g/kg,涉案金额200万。
我盯着新闻里那袋写着“古法手工”的腐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升级了,我们还在用舌头试毒?
先别骂小摊,这次主战场在直播间。
团伙把货挂成“工厂直销”,价格比超市散装再低三成,评论区一水儿夸“久煮不烂”。
我买了同款,常温放了一夜,年糕硬是没变僵,捏上去像橡皮擦,心里咯噔一下——硼砂保水老把戏,只是换了个马甲。
更离谱的是,2024年食品学会白皮书已经点名:第三代“改良硼”来了,常规快检卡测不出。
浙大3月发的论文补刀,说微量硼砂就能让肠道里的坏菌一夜暴涨35%,有人常年腹胀、放臭屁,根本想不到是“合法味道”的锅。
孩子更惨。
水晶泥玩具硼砂超标400倍,小手汗一渗,经口又经皮,家长还在朋友圈晒“便宜大碗”。
我把自己家那桶3C认证泥翻出来,底部编号一查,真的假的混着卖,心凉半截。
有人问我怎么办。
第一,别迷信“古法”,真正老手艺靠的是时间和成本,做不出9块9包邮。
第二,每周三固定刷国家市监总局的抽检通报,不合格名单里常出现“网红爆款”,比任何种草博主都准。
第三,随身带支电子检测笔,0.01 g/kg就能报警,几十块,比事后洗肾便宜太多。
最后一句:
当商家把毒药玩成“科技狠活”,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警惕心比他们的升级更快——毕竟,肝不会给你第二次退货机会。
来源:可口麻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