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联社报道,11月14日至17日,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将席卷我国,局地降温超12℃,全国大部气温将创下半年新低。寒冷天气直接刺激居民取暖需求激增,从“电热毯、供热”到“燃气、热泵”,再到“羽绒服、煤炭”,取暖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本文结合最新行业动态与公司数据,梳理核心投资主线及优质标的。摘要:11月14日至17日,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将席卷我国,局地降温超12℃,全国大部气温将创下半年新低。寒冷天气直接刺激居民取暖需求激增,从“电热毯、供热”到“燃气、热泵”,再到“羽绒服、煤炭”,取暖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本文结合最新行业动
一、电热毯与供热:直接受益于“暖被窝”与“室温保障”刚需
(一)电热毯:市占率龙头领涨,刚需属性突出
电热毯作为“暖被窝”核心单品,需求刚性显著。板块龙头为彩虹集团,其电热毯市占率长期位居国内第一(约10%),产品覆盖基础款至智能款全系列,依托多年品牌积淀与线上线下融合渠道,在寒潮催化下终端销量有望快速提升。
(二)供热:高业务占比标的弹性显著,区域龙头优势凸显
京能热力:供热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1.14%(2022年数据9.77亿元),业务高度集中于北京及周边区域,管网覆盖密度高,供热稳定性强,寒潮下居民用热需求激增直接转化为收入增量。
联美控股:供热及蒸汽业务营收占比64.84%(22.75亿元),布局沈阳、上海等核心城市,清洁供热技术(如余热利用)领先,兼顾环保与经济效益。
惠天热电:供热业务营收占比95.58%(20.06亿元),作为东北区域老牌供热企业,承担当地主要民生供热任务,需求刚性下业绩确定性高。
其他标的:工大科雅为一站式智慧供热系统集成服务商;瑞纳智能供热节能设备营收占比65.89%(2.82亿元),技术赋能传统供热效率提升。
二、燃气与热泵:清洁取暖趋势下的成长赛道
(一)燃气:供气业务高基数标的迎需求高峰
冬季燃气供暖需求激增,供气业务规模领先的上市公司直接受益:
国新能源:供气业务营收位列A股第二(154.3亿元),深耕山西市场,管网覆盖全省主要城市,冬季输气量增长确定性强。
区域龙头:长春燃气(吉林)、胜利股份(山东)等依托区域市场,供气业务规模居前,短期受益于居民与工商业用气量双升。
(二)热泵:高效清洁取暖崛起,技术领先企业占优
热泵作为能效比3-4的高效取暖设备(远超电暖器),在政策支持与寒潮催化下需求爆发:
日出东方:热泵产品营收占比A股第一(27.55%,13.34亿元),针对欧盟市场推出R290环保热泵、二联供热泵等新品,技术与市场布局领先。
万和电气:联营企业珠海盛鸥、控股子公司珠海爱迪生布局热泵与节能设备,恒温阀应用于热泵领域,协同效应显著。
海鸥住工:通过联营及控股企业切入热泵赛道,技术储备逐步释放。
振邦智能:空气能热泵为新业务方向,成长潜力待挖掘。
三、羽绒服与煤炭:消费与能源端的间接受益
(一)羽绒服:保暖刚需升级,上游原料与品牌协同受益
古麒绒材:主营鹅绒、鸭绒,羽绒类营收占比99.1%(9.6亿元),产品直接供应下游羽绒服生产,寒潮下原料需求同步增长。
华英农业:A股唯一羽绒生产类上市企业,国内市占率约6%,排名行业前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万林物流:控股鸭鸭羽绒服(市占率A股第一5.8%),实控人为鸭鸭董事长,品牌与渠道协同效应突出。
聚杰微纤:涉及超细纤维功能面料,间接服务于羽绒服保暖层材料需求。
(二)煤炭:基础能源托底,焦煤企业弹性凸显
寒潮叠加冬季用电高峰,煤炭需求稳中有升,焦煤企业因冬季基建需求支撑价格韧性:
其它区域:云煤能源(焦煤产量205.33万吨/年)、安泰集团(焦煤产量207.11万吨/年)、宝泰隆(焦煤产量107.9万吨/年)。
河南区域:大有能源(煤炭产量地区第二,1157万吨/年)、郑州煤电(煤炭产量地区第三,599万吨/年),本地保供任务下业绩确定性高。
风险提示:寒潮持续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补贴退坡。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