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上涨了45%,但华天科技405000位股东,平均亏损了八万多元。作为国内最大的股票持有者,该公司今年以来的股票跌幅为2.93%,不但落后于上海股市14.32%,而且还被半导体类股拉得很远。更让人痛心的是,同期中芯国际和海光光电等芯片行业的龙
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上涨了45%,但华天科技405000位股东,平均亏损了八万多元。作为国内最大的股票持有者,该公司今年以来的股票跌幅为2.93%,不但落后于上海股市14.32%,而且还被半导体类股拉得很远。更让人痛心的是,同期中芯国际和海光光电等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也都创出了新的纪录。
01利润悖论:利润的两难之处在于收入增加
华天科技公布了2025年前半年度业绩,实现营收77.8亿,较上年同期增加15.81%;归属母净利润2.26万亿,增幅1.68%。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张报表,但仔细分析之后,却可以看到,扣除后的利润,却出现了813.15万的亏损。也就是说,在没有国家补贴3.36亿的情况下,华天科技的主要业务在前半段还是处于亏损状态。
相比起其他两大封测行业的“三巨头”,华天科技在营收上的劣势要更加明显一些。今年上半年,长电科技的扣除费用为4.38亿,通富微电的扣除费用达到了4.二十亿,其中只有华天科技实现了扣除费用的减少。这一比例高达10.83%,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分别为14.02%、16.52%的情况相比,相差甚远。
华天科技的盈利能力,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都在不停地上下浮动。从2019年的负增长到了26.43%,到了2020年的144.67%。如此剧烈的震荡显示了一种经典的周期性股票的特点,使得投资人很难掌握其中的规律。
有趣的是,网传获华天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这个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02股票价格困境:从历史高位到现在已经被砍掉了一半
华天科技的股票在今年七月达到了20.78元的新高之后,就开始了下跌。相比最鼎盛时的665亿,现在只剩下342亿左右,缩水了一半,跌幅达到51.44%。按照股价巅峰时期417500名股东计算,每个投资者都会损失81900元。
这种下降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从2018年10月最低的3.39元开始,至2020年七月的20.78元,在这段时间里,上涨幅度高达512.97%,令人震惊。这种在短时间里大幅增长的做法,是对将来升值的过分透支。如果公司的收益不能跟上股票价格的上涨速度,那么市场的回落就不可避免了。
华天技术的股票在2018年11月14号出现了一次“冲顶跳水”,盘中一度飙高到11.69元,随后又快速下跌,最终以11.41元报收,一天下跌3.47%。当天的净流入10.36亿,成交量只有2.76%,显示出卖盘情况良好,但有较强的资金离开的意愿。
03产业定位:在测试产业中生存下来的机会
半导体封装测试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技术壁垒低,国产化程度高的特征。目前,世界上10大封装厂,中国占了8个。也就是说,没有“卡脖子”,没有所谓的“技术壁垒”,也没有所谓的“国产”概念。
华天公司在封装业中面对着高度同质的市场。长电科技实现了296.61亿的营收,通富微网222.69亿的营收,华天科技则实现了112.98亿的营收。华天科技的“小”,一方面是因为它起步比较晚,没有长电技术那么成熟;与通富微的69%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公司的客户集中程度不高,只有19.1%的营收占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而华天公司,则是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出面向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的 ePoP/PoPt型高密度内存和车载 FCBGA封装工艺,并已实现2.5 D/3 D通线生产。同时,我们也开始了 CPO的封装工艺研究与开发。
来源:思思爱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