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高峰:马志存捧了四代人,他的捧哏非常棒,可惜英年早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4:34 1

摘要:昨天深夜,高峰一句“马志存捧哏非常棒”把老天津卫的记忆炸上了热榜。1937年出生,建筑工转身,包子蒸得比段子还圆,最后却醉倒在1993年的自家床上。没有热搜,没有追悼直播,只剩同行一句“他要是再多活十年,德云社得省一半心”。

56岁就被酒带走,抖音却还在刷“捧哏只是站着笑”的烂梗,这口气我咽不下。

昨天深夜,高峰一句“马志存捧哏非常棒”把老天津卫的记忆炸上了热榜。1937年出生,建筑工转身,包子蒸得比段子还圆,最后却醉倒在1993年的自家床上。没有热搜,没有追悼直播,只剩同行一句“他要是再多活十年,德云社得省一半心”。

我翻出1990年录像,苏文茂《批三国》里那个穿灰褂子的配角,一句“丞相,您再想想”把全场憋到岔气。镜头扫过,他眼角一挑,观众立马知道诸葛亮要倒霉。这不是词儿,是节奏,是心跳。后来我问苏先生,老爷子只回六个字:“他让我放心飞。”

杨少华爱拿包子开他玩笑:“你面案比我强,捧哏也压我一头?”马志存不反驳,下台后把食堂最后一笼三鲜包送给老杨,顺便递话:“下次甩包袱别提前漏气。”第二天排练,老杨真就慢了半拍,包袱响了,两人蹲后台分包子,油把稿纸都浸透明。

赵佩茹当年办班,一堆小年轻背贯口像机关枪,只有马志存把《开粥厂》念成摇篮曲,慢,却一个瓜子皮都不掉。老先生拍桌子:“这小子稳,准,狠,还带点书生味,是捧哏的底子。”一句话,定了他一生站位:永远侧立,永远先把逗哏托到亮处。

后来人总结他“上下捧四代”,我听着像武侠秘籍。实际就是:给郭荣起站过老腿,跟常宝霆混过群口,陪苏文茂把文哏推到顶,又弯腰给崔金泉这些小孩递新活。跨度三十年,搭档换了一茬茬,观众只记得逗哏的名字,他却像后台那把旧椅子,谁坐下谁稳当。

56岁,肝硬化,最后一场演出在河东小剧场,返场时他拿自己开涮:“医生让我戒酒,我寻思,那就把段子说得淡点,省得观众起哄干杯。”台下笑完,发现这人真瘦了,褂子空荡像挂在话筒架上。散场,他扶着墙往外走,回头冲徒弟摆口型:“别学我,先学会爱自己。”

今天年轻人问,捧哏到底算啥?我甩不出大道理,只想让他看看马志存:话筒不是他的,掌声也不给他,但他让每一句包袱飞得又高又稳,像放风筝的人,线断了,风筝还以为是风大。真正的中场脊梁,是观众看不见,逗哏离不开。

酒害了他,也骗了我们,让我们以为他会一直在。现在再听《文章会》,每到“兄台高见”那块,我下意识等一声慢条斯理的“嗯——”,没了,空得心里发慌。原来失去一个捧哏,是连安静都缺了一块。

别等下一个名字被酒精带走才想起搜旧视频。今晚,关掉短视频,找一段马志存,听完三分钟的“嗯啊这是”,再倒一杯,不是敬酒,是敬那份把风光让给别人、把火候留给自己的职业尊严。捧哏的江湖,缺了他,至今没补齐。

来源:久久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