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笛卡尔班”依托上海交通大学“AI+”战略布局,联合法国两大顶尖高校集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与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旗下的四所工程师学校——巴黎综合理工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巴黎高等电信学校(TELECOM Paris)、法国国立先进技术
日前
上海交通大学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首届“笛卡尔班”
在交大闵行校区正式开班
来自中法双方高校及合作企业的
嘉宾齐聚一堂
见证中法工程教育合作的新里程碑
首届“笛卡尔班”遴选22名学子
探索中法融合“AI+数理+工程”培养模式
开启科学精神与时代前沿
相结合的卓越旅程
本届“笛卡尔班”依托上海交通大学“AI+”战略布局,联合法国两大顶尖高校集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与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旗下的四所工程师学校——巴黎综合理工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巴黎高等电信学校(TELECOM Paris)、法国国立先进技术学校(ENSTA)、巴黎高等矿业学校(MINES Paris),为2025级本科生打造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出席本次仪式的嘉宾包括法国高等先进技术学校校长Estelle IACONA,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刘卫东,四所合作学校国际合作负责人,法国达索系统公司代表,以及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相关负责人等。
“笛卡尔班”:以科学思辨点亮AI时代
“笛卡尔班”以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勒内·笛卡尔命名,象征理性思维与跨学科探索精神。该班依托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十余年的中法合作经验,是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的拔尖人才计划。
首届班级遴选了22名优秀学生,他们将成为中法融合“AI+数理+工程”培养模式的首批探索者,开启一段科学精神与时代前沿相结合的卓越旅程。
相关媒体报道
“数理+AI+工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笛卡尔班”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训练为根基,强化创新底座;深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探索,实现科学与工程的紧密结合;同时贯通基础理论、前沿技术与工程实践,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
课程采用中法共建教学大纲,汲取法式数理教学体系精华,同时注重AI算法与跨学科实践融合。教学内容覆盖基础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理论、AI应用实践、科技伦理、可持续发展及全球AI治理,形成多维度、系统化培养模式。授课采用中英法三语教学,培养学生跨语言表达力与跨文化理解力,鼓励其在全球语境中思考“可信AI”与技术向善等议题。
学生将在学院资助下赴法进行沉浸式学习,参与学术导师指导、科研训练、企业实践及国际交流,逐步形成“强基多元、全球视野、行业精英”的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他们将实现从知识掌握到原始创新的跃迁,成长为AI时代下未来学术大师和顶尖工程科学家。
学生完成学业后可选择上海交通大学与合作学校的双博士,或直升硕士,获得交大学士与硕士学位,同时取得法国工程师职衔文凭(Diplôme d’ingénieur),实现学术与职业双通行。该模式为学生未来从事科研、技术、政策及国际合作提供坚实基础。
中法共建:汇聚一流师资与科研资源
首届“笛卡尔班”由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数学组Célia CARCHEREUX、Marc BECKER、Hamza BOUKILI,物理组David DELBARRE、邵凌翾组成的跨国团队,担任教学顾问。科研导师则来自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多个理工科院系,指导学生围绕应用数学与物理、AI for Science、AI for Engineering等前沿方向开展科研训练。
项目采用双导师制,由中法两方导师共同指导科研与实践,确保学生本科阶段即进入高水平科研轨道。四所法国工程师院校将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与科研平台提供力度,形成完整的中法联合培养体系。
从仪式出发,迈向卓越征程
在开班仪式上,学院为22名首届“笛卡尔班”学生授予印有个人姓名的绶带,象征他们正式成为首届笛班学子。学生代表孙麟杰和王恩泽分别发言,分享对“数理+AI+工程”培养体系的理解与期待——他们希望在跨学科融合中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法国工程师学校(Grandes Écoles d’Ingénieurs)是全球顶尖精英工程教育的代表,以严格数理训练、跨学科实践和国际视野,培养具备原创力与全球竞争力的顶尖科技人才。
2013年,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为学院揭牌
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法合作办学标杆项目,自2012年创办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双方优势,始终坚持“强基多元、全球视野、行业精英”的培养理念,累计培养七届硕士毕业生,80%以上进入国家重点单位、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国际研发机构,近20%赴全球顶尖高校深造,学生陆续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等海内外顶尖高校获得学术教职席位,人才质量和就业质量均获社会高度认可。
“笛卡尔班”的成立
是中法双方十余年强强联合的成果
也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
未来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
持续深化中法教育合作
建设开放、创新、卓越的
工程教育新生态
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胜任力的
顶尖青年科技人才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