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说对了!人民日报锐评全红婵捐赠直播收入,释放3大信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3:02 1

摘要:18岁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在2025全运会结束后开启首次个人直播,1小时内900万人围观,峰值在线超10万,意外收获43598.6元打赏。下播后她没留一分钱,立刻通过公益平台全额捐给乡村儿童,还晒出“公益积极分子”捐赠证书,人民日报点赞“她把钱捐给了曾经的自己

18岁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在2025全运会结束后开启首次个人直播,1小时内900万人围观,峰值在线超10万,意外收获43598.6元打赏。下播后她没留一分钱,立刻通过公益平台全额捐给乡村儿童,还晒出“公益积极分子”捐赠证书,人民日报点赞“她把钱捐给了曾经的自己”。

这份不掺杂质的善意,藏着乡村孩子的感同身受,也让无数人动容,比起金牌的光芒,这个刚成年的姑娘,用行动诠释了“淋过雨仍为他人撑伞”的纯粹,这才是偶像最该有的样子。

11月12日晚9点多,全红婵在广州二沙训练中心的宿舍开启直播,背景是朴素白墙和堆满玩偶的床铺,她素颜穿休闲T恤出镜,全程像和朋友唠嗑一样轻松。直播里她频繁和陈艾森、陈艺文等队友连麦,还不忘给全运会其他项目“带货”:“大家可以多看看田径、游泳和霹雳舞,都很精彩”。

看到网友不断送跑车、火箭等礼物,她急着鞠躬致谢,还反复劝大家“别送了,再送我都还不起”,偶尔还幽默补一句“谢谢老板,祝老板发大财”。

没人想到,这是她的首次个人直播,因为不熟悉操作,没及时关闭打赏通道,才产生了这笔收入。22点直播一结束,全红婵就第一时间完成捐赠,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很快发文致谢,呼吁大家和她一起为乡村儿童加油。

要知道,这份果断背后,是她刻在骨子里的共情,出生于湛江迈合村的她,全家靠几亩果园维生,母亲车祸落下顽疾,爷爷长期卧床,她当年学跳水的初衷就是“挣钱给妈妈治病” 。村里的学校没有像样的体育器材,课外书更是稀罕物,若不是体校教练偶然发现她的天赋,或许她这辈子都走不出那个小村子。

14岁的她,在东京奥运会上,她五跳三满分破世界纪录,从水泥跳台一飞冲天,成为了国民偶像。可鲜花掌声来的同时,麻烦也接踵而至:老家迈合村成了网红“打卡地”,家门口挤满举着手机的直播者,家里建三层半的普通民居被造谣成“冠军豪宅”,建房期间每天有无人机盘旋“云监工”,外墙还没装修就被商家贴满广告蹭流量 。

后来她因胫骨、踝关节旧伤退出多项比赛,被网友造谣“怕输陈芋汐不敢比”;体型因生长发育有变化,又遭无端调侃;甚至有不良商家克隆她的AI形象直播带货,家人只能无奈维权“告都告不过来”。

在这次全运会上,她带伤参赛,身上贴满肌贴,每天要先敷冰才能训练,疼得直皱眉,但她却从没喊过苦 。在女子团体赛中,她搭档王伟莹夺金,颁奖时反复抚摸奖牌,在社交平台骄傲写下“我真棒”;可双人10米台决赛因动作瑕疵获第五名,她坦然承认“没跳好”,却也肯定自己“能坚持下来就很棒” 。

赛场落幕时,撤场工人师傅们犹豫着找她签名,她立刻停下收拾装备,笑着给每个人一笔一划认真签名 。全运会期间,她还化身“带娃达人”帮谢思埸哄孩子,在观众席捡满场的“娃娃雨”,和张家齐、陈芋汐亲密拥抱,镜头下的她,只是个爱热闹、懂感恩的18岁女孩 。

从之前抖音简介写“你继续讨厌我吧”的迷茫,到如今写下“没有白走的路,对错都是我的脚印”的通透,全红婵慢慢读懂了郭晶晶的忠告。早年间她曾因比赛遭恶意压分失声痛哭,郭晶晶不仅为她发声,还提醒年轻运动员“要过滤不必要的声音,专注自己的目标”,这份跨越两代运动员的关怀,成了她对抗舆论杂音的底气 。

18岁的全红婵,早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她带伤训练不叫苦,输了比赛不抱怨,得了荣誉不骄傲,赚了钱先想着帮别人。当舆论习惯用“金牌与否”给运动员贴标签,当过度窥探隐私、恶意调侃成了常态,当AI克隆乱象骚扰着年轻运动员的生活,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运动员首先是有血有肉,有善良有温度的人,而非只追求成绩的机器?

郭晶晶的忠告不仅是说给全红婵听,更该说给整个舆论场,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运动员的价值?是只盯着领奖台上的奖牌,还是该看见他们赛场外的坚守与善良?该给年轻运动员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苛责;多一点关注,少一点窥探?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咪蒙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