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山叠翠间,一条墨玉丝带蜿蜒穿梭于湘桂边境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处,一组组桥隧群如钢铁脊梁撑起区域发展的希望。随着G7221衡南高速(衡阳至南宁高速公路)湖南段全线贯通,这条连接湘桂两省区的交通大动脉正式激活,为湘西南这片承载着脱贫记忆与振兴梦想的土地,注入了前
群山叠翠间,一条墨玉丝带蜿蜒穿梭于湘桂边境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处,一组组桥隧群如钢铁脊梁撑起区域发展的希望。随着G7221衡南高速(衡阳至南宁高速公路)湖南段全线贯通,这条连接湘桂两省区的交通大动脉正式激活,为湘西南这片承载着脱贫记忆与振兴梦想的土地,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从衡阳到南宁,从湘中腹地到桂北门户,820公里的高速公路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重构了区域发展格局,成为推动湘西南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核心引擎。
衡南高速的贯通,是破解湘西南交通瓶颈的世纪跨越。长期以来,湘西南山区以纵向通道为主、横向连接不足的交通格局,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区域发展。这里坐拥武陵山片区的生态宝藏,却因山路崎岖"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里孕育着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却因物流不畅面临"优产难优价"的困境。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72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的并行线,衡南高速的规划建设直击这一痛点,构建起与G60沪昆高速平行的新东西向出省通道,彻底打破了湘西南山区的交通阻隔。
这条动脉在湖南境内串联起衡阳、永州、邵阳三市,将衡阳至永州段、永州至新宁段、城步至龙胜(湘桂界)段无缝衔接,形成全长超200公里的黄金通道。其中,永州至新宁段起于东安县井头圩镇浸马塘,设永州西互通接永零高速公路,终于新宁县回龙寺镇,64.413公里的路程让沿线县区实现"十分钟上高速"的便捷出行;城步至龙胜段北起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南至五团镇湘桂界,51.82公里的线路将邵阳城步至桂林龙胜的通行时间从2.5小时缩短至40分钟以内。全线双向四车道的标准、10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搭配6处互通立交、4处匝道收费站和2处服务区的完善配套,让这条高速不仅"通得了",更"走得好",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路、产业路。
建设者们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在湘西南的山水间书写了工程奇迹。城龙高速段作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桥隧比高达57%,57座桥梁与8座隧道构成了复杂的交通廊道。刀背冲大桥高达87.729米的桥墩直插云霄,建设者创新采用预制梁桥替代原设计的悬臂现浇挂篮施工钢构桥,仅用10个月就实现全幅贯通;南山2号隧道全长4.3公里,花龙村隧道群Ⅴ级围岩占比达70%,项目部运用智慧监控系统、湿喷机械手等先进技术设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保障了施工安全与进度 。三年建设周期中,建设者们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理念,通过"以桥代路、以隧代路"减少对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扰动,用三级沉淀池、雾炮机等环保设施守护绿水青山,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衡南高速的贯通,为湘西南产业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交通瓶颈的打破,让沿线地区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有了坚实支撑。在东安县,距离高速收费站十分钟车程的吉他制造及配套产业园,已聚集21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年生产总值达26.67亿元。高速通车后,企业产品上高速的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让"东安制造"的吉他更便捷地漂洋过海销往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
农业产业同样迎来发展新机。东安县井头圩镇云凤村1200亩葡萄园,过去主要依赖国省干线销往周边地区,如今从山口铺收费站上高速,可快速直达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种植大户蒋百平信心满满地计划扩大经营规模,高速带来的物流便利让他预计年收入将大幅提升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曾经因交通不便而受限的特色种养、林下经济,如今得以接入更广阔的市场网络,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这条高速不仅串联起一个个产业园区,更编织起一张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湘西南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在衡南高速的延伸中徐徐展开。湘西南是山水的画廊,更是文化的富矿——崀山的丹霞地貌鬼斧神工,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古色古香,桂林的喀斯特风光享誉世界。衡南高速与G59呼北高速、S85白新高速互联互通,构建起连接桂林、崀山、永州、衡阳的省际旅游黄金通道,让永州、邵阳两地加速融入大桂林旅游圈 。
游客从衡阳出发,沿高速一路向南,可在永州领略潇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新宁感受崀山丹霞的雄奇壮丽,再驱车直达桂林欣赏漓江秀色,一条线路串联起多元文化与多样风光。这种"快进慢游"的旅游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带动了沿线民宿、餐饮、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对于城步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高速更打开了民族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侗族大歌、苗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借助便捷交通走向全国,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这条交通动脉,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民生之路。湘西南地区曾是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衡南高速的建设始终坚持民生优先,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破解征拆难题,市级15天一调度、县级7天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搭配"政策宣讲+以案说法+情理交融"的工作方法,创下了开工一个半月完成90%以上征地拆迁的"城龙速度" 。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为火灾受灾村民捐款捐物,帮助征迁群众搭建棚房、安装自来水管,用真情赢得民心,让高速建设成为凝聚共识的民心工程。
通车后,沿线乡村的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可达性显著提升。山里的孩子上学路更安全便捷,患病群众就医更及时高效,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壁垒被彻底打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回到家乡,利用高速带来的机遇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这条高速不仅缩短了城乡距离,更拉近了民心,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更加牢固。
放眼区域发展大局,衡南高速的战略意义远超交通本身。作为连接湘桂两省区的重要纽带,它北接华中腹地,南连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市场,强化了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推动中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对于湖南而言,它完善了西部交通网络,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湖南落地见效;对于湘西南而言,它让这片曾经偏远的地区成为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投资创业的竞争力大幅提升。
随着广西段建设的稳步推进,未来南宁至衡阳的行车时间将显著缩短,湘桂两省区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沿线地区可依托高速布局仓储物流、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带;同时借助交通优势,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在区域经济格局中找准定位、实现突破。这条高速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连接线,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合作线、共同富裕的希望线。
群山不语,大道有声。衡南高速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梭在湘西南的山水之间,它承载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寄托着沿线群众的期盼与梦想,更书写着区域振兴的时代篇章。从打破交通瓶颈到激活产业动能,从促进文旅融合到推进乡村振兴,这条动脉正以澎湃的力量,推动湘西南地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阔步前行。在这条希望之路上,湘西南的明天必将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
来源:岁月如烟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