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刘欣彤 11月14日,盘龙区消防救援大队第161场“院坝课堂”联合碧桂园物业走进中梁华章小区,聚焦高层住宅救援难度大、隐患多等痛点,以“理论+实操+角色体验”模式,为近百名住户普及实用安防知识,让安全技能送到家门口。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刘欣彤 11月14日,盘龙区消防救援大队第161场“院坝课堂”联合碧桂园物业走进中梁华章小区,聚焦高层住宅救援难度大、隐患多等痛点,以“理论+实操+角色体验”模式,为近百名住户普及实用安防知识,让安全技能送到家门口。
变身小小宣传员,保护家园安全
活动开始前,早早到场的孩子们化身“小小消防宣传员”,主动配合消防宣传员为居民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手把手教他们识别消防标识、讲解家庭防火小常识。孩子们手持宣传资料,脸上洋溢着认真的神情,纷纷化身“安全小使者”,主动向身边的家长和邻居分享消防安全知识:“消防通道不能堆东西!”“电动车不能进楼道!”稚嫩的声音传递着安全力量。不少家长表示,这种角色体验让孩子更易理解和记住消防知识,还能带动全家重视安防。小小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成为此次“院坝课堂”里一道传递平安的亮丽风景线。
理论精讲,直击高层安防核心
“高层火灾蔓延快、救援难度大,日常防范是关键!”理论宣讲环节,消防指战员变身宣讲人,结合典型案例,重点强调消防通道畅通的重要性,提醒居民杜绝占用堵塞行为,常闭式防火门需时刻关闭,并且用亲身的火灾救援经历为大家敲响警钟。针对用电安全,消防指战员告知居民定期检查线路、更换老化电线,讲解天然气使用规范,避免泄漏引发危险。同时明确逃生方案:逃生之前务必要了解火势情况,可以用手背轻轻触碰防火门判断疏散楼梯间是否能够正常逃生;强调报警需说明地址、火情、被困情况,牢记“不乘电梯、不贪财物、不盲目跳楼”的逃生原则。课程尾声,消防指战员邀请一名在场小朋友上前现场体验自救式过滤呼吸器的正确佩戴方法,“一定要把呼吸器的大小调整到最佳,不然会适得其反!”。
实操演练,沉浸式掌握硬技能
理论讲解之后,一场扣人心弦的救援演练骤然上演:小区某栋二楼“突发火情”,浓烟翻涌,模拟的被困居民在窗口焦急呼救,另一批群众快速从疏散通道撤离。随着模拟报警电话的拨通,工作人员临危不乱,清晰明确的报出了具体火情、地址等信息。很快,警铃划破夜空,两名消防员快而不慌,冲入楼梯间引导群众有序疏散。另一边,一架金属拉梯“唰”地一声精准架设在二楼窗口,只见消防员动作敏捷,沿梯攀援而上,破窗、探身、护住“被困者”,再沿梯安全护送而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紧张有序,围观的居民屏息凝神,继而爆发出热烈掌声。这场“迷你救援”,将火灾应对的紧迫感与消防的专业力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演练之后,紧接着是干粉灭火器的现场使用教学。消防指战员向居民们详细讲解了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口诀——“提、拔、握、压”,并进行了标准利落地操作示范。随后,在指战员的专业引导和保护下,早已跃跃欲试的居民们分组上阵,拔掉保险销,提起灭火器,对准油盆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根部进行喷射,白色粉末迅速覆盖火源,明火被成功扑灭,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演练过程中,指战员密切关注每位参与者的操作,对用前检查、站位方向、喷射距离、操作节奏等细节问题一一予以指正,确保动作规范、安全到位。
现场参观,探索消防救援装备库
活动最后,现场演练的消防员收好水带、拉梯,与现场小朋友开展了亲密互动,带领他们参观、讲解消防车的“武器装备库”。“这是液压钳”“这是水枪”“这是探测仪”,小朋友目不转睛的看着消防车里五花八门的设施装备,在消防员的介绍下,对消防救援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有不少人登上消防车近距离观察,直呼“过足了消防瘾”。不少小朋友赞叹:“消防员好酷!以后我也要当消防员!”
此次“院坝课堂”紧扣高层住宅消防痛点,通过“理论+实操+角色体验”的多元形式,让居民快速掌握核心安全技能,有效提升了自防自救能力。从消防通道管理到应急逃生技巧,从器材使用到知识传播,活动实现了“一人参训、全家受益”的科普效果,为高层小区消防安全治理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盘龙区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持续将“院坝课堂”作为常态化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居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昆明信息港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