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伙相亲被拒,学历成硬伤,实力却没人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11:10 1

摘要:“1300万粉丝、公司估值2亿,照样被阿姨一句‘没正经工作’打回原形。

“1300万粉丝、公司估值2亿,照样被阿姨一句‘没正经工作’打回原形。

杭州小伙潘天鸿的相亲遭遇,这两天在本地论坛被转疯了。

有人笑他“活该”,有人替他喊冤,更多人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在相亲角,算法和流量真干不过一张编制表格。

事情不复杂。

小伙做短视频,杭州亚运会那条片子被官方转发,账号粉丝冲到1300万,公司刚拿到Pre-A轮,账上躺着2个亿。

上周他去余杭区“新媒体从业者专场相亲会”,门口阿姨扫了一眼资料表,抬头问:“粉丝能当饭吃?

房子买在西湖区还是临平?

旁边穿格子衫的大厂男生,工牌还没摘,立刻被围成一圈,理由是“至少公积金高”。

尴尬吗?

数据更尴尬。

杭州婚恋市场2023白皮书说,短视频博主收入早就超过公务员,可相亲认可度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

高端婚介所偷偷把“50万粉丝”写进加分栏,但后面紧跟着一句——“须同时具备杭州房产”。

换句话说,流量可以亮一亮,最后还得亮房产证。

潘天鸿不是第一个踩坑的。

去年滨江一个做直播卖货的妹子,单场GMV破千万,回回相亲被问“底薪多少”;

萧山一位拍美食的男博主,广告接到手软,阿姨听完摇头:“那不就是个体户?

头部MCN干脆推出“婚恋形象包装”套餐:学历刷成海归,存款拆成定期,再配一张“父母退休金流水”,才算拿到入场券。

怪谁?

相亲角有自己的计时器。

线上影响力传导到线下,平均滞后6—12个月,而阿姨们的信息源还停留在“铁饭碗”时代。

新出来的歧视链更直白:体制内>国企>大厂>自由职业,短视频博主稳稳垫底。

哪怕杭州高层次人才认定已经把“年度网络传播量超1亿次”写进条款,婚恋市场依旧假装没看见。

变化也不是没有。

95后自己拉了个“反相亲角联盟”,把博主们的收入、纳税、社保做成可视化海报,贴在万松书院门口。

有人把账号估值直接换算成“等价房产”,旁边附一句:“别问稳不稳定,问就是提前退休。

看热闹的人多,真正鼓掌的少,但阿姨们至少会停下来多看两眼。

对潘天鸿来说,最现实的解法不是说服阿姨,而是把户口先落下。

他正走杭州人才引进通道,审批表上赫然写着“年度传播量1.2亿次”,但工作人员告诉他,流程得6—12个月。

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谁也说不好。

他自己倒看得开:“实在成不了,就回公司拍条《相亲角生存指南》,数据肯定爆。

听起来像自嘲,其实把问题抛回给所有人:

当城市的政策已经给新媒体开了门,为什么婚恋的窗户还关得死死的?

下次再听到“粉丝能当饭吃”这种话,不妨反问一句:

“阿姨,您家孩子的学区房,当年不也是靠下海那批个体户炒起来的?

话糙,理不糙。

来源:情感汇报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