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婚现象"悄然流行,中年夫妻成主要群体,却直言比离婚强多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1:40 1

摘要:这年头啊,婚姻里冒出个新词儿,叫“干婚”。听着就让人觉得干巴巴的,像晒蔫了的白菜——没水分、没鲜劲儿。你说它是婚姻吧,夫妻俩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各睡各的屋、各刷各的手机;你说它不是婚姻吧,结婚证还好端端压在箱底儿。没吵架,也没温情,日子过得像白开水兑凉白开,淡得

这年头啊,婚姻里冒出个新词儿,叫“干婚”。听着就让人觉得干巴巴的,像晒蔫了的白菜——没水分、没鲜劲儿。你说它是婚姻吧,夫妻俩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各睡各的屋、各刷各的手机;你说它不是婚姻吧,结婚证还好端端压在箱底儿。没吵架,也没温情,日子过得像白开水兑凉白开,淡得让人发慌。

什么叫“干婚”?说白了,就是婚姻被抽干了感情,只剩下空壳子。两口子活成了合租室友,唯一的话题是“下个月房贷该交了”“孩子补习费别忘了”。牵对方的手,跟左手摸右手一个感觉;想靠近点,人家一转身躲开。百合网有调研显示,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都市,超过四分之一的夫妻正过着这种“干婚”生活。这数据未必百分百准,可它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原来那么多人的婚姻,早已悄悄熄了火。

为啥没感情了还不离?这里头的苦衷,真是一言难尽。有人为了老人:呼和浩特有位网友,两个孩子都劝父母“赶紧离了吧”,他却摇头。老父亲卧病十年,要是听说儿子离婚,怕是扛不住这打击。有人为了孩子:每年高考结束,总会出现一波“离婚小高潮”。很多夫妻早没感情了,却硬要演到孩子金榜题名那天。《中国妇女报》曾报道,有对夫妻在孩子高三那年,天天装恩爱,背后连话都不说。可现在的孩子精得很,00后们常对爹妈喊话:“你们别演了,我看着都累!”

最现实的还是钱的问题。上海有对夫妻闹离婚,卡在一套房子上——当初500万买的房,贷款还剩300万,如今房价跌了,卖了房都不够还贷。男方说他还贷多,女方说她为家付出多,争来争去没结果,最后只能继续凑合。更别说现在查资产越来越严,广东在去年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2025年1月起,夫妻凭身份证、结婚证就能查对方名下财产。想藏私房钱?门儿都没有!经济捆绑之下,很多人不是不想离,是“离不起”。

不过话说回来,“干婚”也不全是坏事。就像一家快散架的公司,有时维持运营比突然破产强。至少能给彼此一个缓冲期:或许能重新暖回来,或许等孩子大了再分开,总比撕破脸强。但长期“干”耗着,终究不是办法。毕竟婚姻不是合伙开公司,光算经济账不行,还得讲感情。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强凑的婚姻不暖。

难道婚姻注定会这样慢慢“干涸”吗?倒也不见得。民政部2024年的数据就带来点希望:全国婚姻满意度比前几年有所提升,尤其经济宽裕的家庭,更愿意一起旅游、学习,给感情“保鲜”。本地晚报登过一对夫妻的故事,他俩曾经过成“干婚”状态,后来一起创业挣了钱,约定每周五晚上一起做饭聊天,居然慢慢找回恋爱的感觉。现在还会手牵手去看电影,甜得像小年轻。

你看,婚姻就像种地,不能光播种不浇水。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但没有感情的灌溉,再好的姻缘也得旱死。等到哪天大家不再为钱发愁、不为面子硬撑,或许婚姻就能回归本真——因为相爱而结合,因为珍惜而相守。

其实啊,人生漫漫,谁不盼着家里有盏温暖的灯,桌上有碗热乎的饭?如果我们不再把婚姻当成必须死守的堡垒,而是视作需要经营的花园,该施肥时施肥,该松土时松土,是不是就能少一些“干婚”的无奈,多几分“湿婚”的滋润?想到这里,不禁想问:你的婚姻,如今是润如春水,还是干如旱地呢?

来源:云朵一点号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