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传染病,通常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多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A6型和EV-A71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携手同防
手足口病
01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传染病,通常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多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A6型和EV-A71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02 症状表现有哪些?
孩子患手足口病后会在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长出疱疹或斑丘疹,同时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通常1~2周可自愈,仅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03 传播方式是什么?
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或唾液。
★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物品。
★通过呼吸道飞沫。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该这样做: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定时对儿童常接触物品及玩具进行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
出现疑似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接触公共使用的玩具、毛巾和餐具等物品后、饭前便后应正确洗手,不饮用生水、不食生冷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并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及时报告聚集疫情
托幼、托育机构和学校发现聚集性疫情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并暂停各类聚集性活动。
各位老师家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
做好手足口病预防,
为孩子营造健康安全
的成长环境!
来源:练出小蛮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