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直播干货拉满!带您看懂老区临县的产业突围之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0:01 2

摘要:11月13日上午9时,山西日报客户端、视频号、山西新闻网等山西日报社全媒体矩阵重磅推出直播《遇见临县——支柱产业的振兴答卷》。在近两小时的直播中,网友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一线,见证临县这个革命老区如何以特色产业为翼、科技创新为核,交出一份亮眼的振兴答卷。

11月13日上午9时,山西日报客户端、视频号、山西新闻网等山西日报社全媒体矩阵重磅推出直播《遇见临县——支柱产业的振兴答卷》。在近两小时的直播中,网友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一线,见证临县这个革命老区如何以特色产业为翼、科技创新为核,交出一份亮眼的振兴答卷。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高剑峰的实时点评,堪称整场直播的“点睛之笔”。既有对产业发展的精准剖析,又有对区域振兴的深度思考,让这场直播干货拉满,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小香菇撑起大产业

“这一个个饱满厚实的香菇,都是用枣木菌棒培育出来的!” 直播第一站,走进临县城庄千亩食用菌园区,记者手持刚摘的枣木香菇,向网友展示了这份“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的过人品质。

▲临县城庄镇千亩食用菌园区

临县作为拥有82万亩枣林的“红枣之乡”,但受天气制约严重,也有“甜蜜的烦恼”。为破解这一难题,临县另辟蹊径发展枣木香菇特色产业,枣木渣制成的菌棒,能培育出菇形大、香味足的特色香菇;废弃菌棒还能再加工为生物制燃料、有机肥,可谓一举多得。

“这不是简单的产业延伸,而是临县对自身资源的全新认知!” 高剑峰对此做出犀利点评,“临县将‘时、空、人、事’进行了高效结合:四季恒温大棚抢了‘时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占了‘空间’,政府引领、专家指导、农户参与尽了‘人事’,最终实现了环保、节能、增收的 ‘好事’,临县不是跟随者,而是破局者。”

直播中的一组数据让网友直呼“给力”:临县投入8.5亿元,建成全国首批枣木食用菌生产试验基地,种植规模达5700万棒,年产量突破5.1万吨、产值达6亿元,带动2.3万人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黄土塬上“阳光生金”

直播第二站,来到临县白文联村34MW光伏扶贫电站,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一重点工程实现了扶贫增收与节能减排的双重突破。

▲临县白文34MW光伏扶贫电站

这座总投资2.5亿元的光伏电站,自2018年并网以来,年均发电量达5100万千瓦时,年收益4360万元,直接带动53个贫困村、4997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更让网友惊喜的是这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模式: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结合,光伏板下种植蔬菜、中药材等,年叠加收益超30万元。

“看着这闪闪发光的光伏板,感觉我们来到了山西能源革命的最前端!”高剑峰研究员在直播中连连点赞,他说:“光伏+产业的背后,实际上是近年来国家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的保驾护航,这样的产业利用了荒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升了农户收入,潜力巨大。”

黄土塬上“阳光生金”。据了解,临县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4亿度,年收入2.5亿元,带动1.1万人就业。

“黑色煤炭”变“绿色动能”

“现在的煤矿居然这么安静这么干净!” 当第三路记者的镜头切入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时,网友在评论区刷屏赞叹。

▲庞庞塔煤矿调度指挥中心

庞庞塔煤矿是全国首座“5G矿井”,拥有全国第一张“煤矿井下5G专网和智能感知平台”。直播中,记者实时展示了井下远程设备操控、无人化作业等场景。“一张网、一张图、一朵云、一平台”的信息化架构,让煤矿的生产效率提升,安全系数拉满。

矿井水处理站的全自动化运行更让人意想不到:日处理量达6000立方米,水循环利用率达90%,黑乎乎的工业废水秒变Ⅲ类清水,在缺水的临县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5G运用解决了采煤安全难题,实现了产运销各环节高效耦合。”高剑峰对此作出深度解读,“临县表面上沟壑纵横,地下则可是‘数据巨人’,煤炭、煤层气的多种资源,技术的更新迭代,让这里实现了巨变。”

“三全一新” 模式 解锁县域振兴密码

直播中,高剑峰研究员的点评贯穿始终,为网友深刻解读临县的振兴密码。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高剑峰精彩解读

高剑峰表示,临县作为人口大县、也是昔日的贫困县,错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山西能源强势发展的两个关键期,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却实现了破局,关键在于 “三全一新” 模式:

全视野:将天上的阳光、地下的矿产、山间的枣林、空间的优势,全部转化为发展抓手;

全链条:找准小切口,做成大产业,将单一资源延伸成完整产业链;

全覆盖:让央企国企的发展红利惠及每一个群体,全面带动就业增收;

新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产业升级,走出符合新时代的转型之路。

这场上百万人在线观看的直播,不仅让网友沉浸式感受到临县的产业发展,更读懂了一座县城的振兴智慧。

革命老区临县,用“三全一新”的魄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县域经济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临县模式”。直播虽已落幕,但临县的振兴故事,仍在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黄河新闻吕梁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