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江西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入实施“1269”行动计划,全力以赴稳产业、稳出口、强创新、促转型,呈现聚
目前,全省服装产能达14亿件、纱线产能150万吨、布产能12亿米、化学纤维产能130万吨......
今天,2025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六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详情如下:
发布会现场图 摄影:韩贤煜
产业发展
呈现聚链成群、向新而行的良好态势
纺织服装产业是江西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入实施“1269”行动计划,全力以赴稳产业、稳出口、强创新、促转型,呈现聚链成群、向新而行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发展韧性增强。全省纺织服装规上企业1582家,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朝着1100亿元的年度目标坚实迈进。目前,全省服装产能达14亿件、纱线产能150万吨、布产能12亿米、化学纤维产能130万吨。尽管面临来自内外需不足、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等多重压力,但产业运行、产品出口总体稳定,展现较强发展韧性。
“青山湖针纺”
二是细分领域优势凸显。我省的粘胶短纤、羽绒服、针织服装等细分行业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力。2024年,全省粘胶短纤产量为116万吨,占全国的27.1%;针织服装产量达8.2亿件,青山湖区是全国第四大针织服装产业基地,“青山湖针纺”获评首届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共青城羽绒服2024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于都县先后获得“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品质女装制造集群活力尽显。
三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全行业进行贯标评级企业1869家,完成入企诊断1788家,完成数字化改造1150家,其中,L5以上有198户,占比达13.9%。省纺织“产业大脑”基本完成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代表新材料重要方向的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部分材料的性能指标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行业组织协同发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活动背景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正处在“结构重塑、转型提质”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产业技术变革、消费加快升级带来的机遇,也面临着品牌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挑战。
举办江西纺织服装周,是落实“1269”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行业挑战、激发产业活力的关键抓手。自2021年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相关单位连续举办纺织服装周,历届活动精彩纷呈、成果斐然,通过展览展示集中呈现产业发展新成果,通过品牌推广加快塑造赣产服装品牌形象,通过供需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聚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成为推动产业合作、助力产业发展的典范。
2024年江西纺织服装周现场
特别是2024年举办的纺织服装周,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届之最,各类高端论坛、对接活动成效显著,进一步提升了赣产纺织服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实践证明,纺织服装周已成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外展示形象、对内凝聚合力的重要窗口,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持续放大这一平台效应,我们决定继续举办2025江西纺织服装周,并与第六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深度融合,打造一场务实高效的行业盛会。
总体情况
将于本月24日至26日在于都县举办
本届纺织服装周暨服博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贸促会、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举办时间是2025年11月24日至26日,地点在赣州市于都县,主题为“红生万象·织梦华章”。
展会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活动两大部分。静态展示设在中国(赣州)国际会展中心,规模超过3万平米,共设置五大展区,分别是品牌服装展区、设备展区、服装供应链展区、设计创新展区、面辅料及关联产业展区。截至目前,已有近300家企业确定参展,较上届实现稳步增长,参展企业不仅包括省内重点龙头企业,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企业、供应链企业和服务商,呈现出规格高、规模大、品牌响的鲜明特点。
动态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除开幕式和颁奖盛典外,将举办6场主要活动:其中,“2025中国服装大会”,汇聚全国服装行业精英,带来权威的行业趋势分享与预测,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江西纺织服装原创设计”五场大秀,深度融合长征文化与时尚文化,展现赣产服装的设计实力和文化内涵,为原创设计人才提供展示舞台。“中国服装品牌供应链资源对接会”“服饰电商渠道推介会”等商贸对接活动,搭建本土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电商平台的高效对接桥梁,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合作共赢。
筹备情况
三大亮点抢鲜看
赣州已成立筹备工作专班,并召开了筹备工作专题调度会,协调筹备事宜。本届纺织服装周暨服博会有3大亮点:
一是展会规格更高。本届纺织服装周暨服博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贸促会与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延续往届的高规格办展。届时,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将出席,为产业发展把脉支招。
二是嘉宾阵容更强。活动期间,将首次在江西举办中国服装协会年度顶级会议—2025中国服装大会,预计吸引500余位国内服装界领军人物、企业家云集于都;同时,已邀约英国相关企业和法国服装协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嘉宾近百人,6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也将到场观展并下单采购,国内外资源汇聚效应显著。
三是活动导向更实。本届纺织服装周暨服博会以“为企业办展、促订单成交”为核心目标,将同步举行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预计吸引超3000名意向采购商(含100名境外采购商)、500余家重点采购商现场对接。此外,还将联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及MCN机构,举办供应链对接会、电商对接会;配套开展于都县非遗美食大赛、发放电子消费券等活动,既服务企业发展,也带动群众参与、促进消费。
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招商招展情况。本届服博会已完成总招展数量的100%,其中服装展区已完成招展183个展位、面辅料展区完成招展43个展位、设备展区完成招展44个,关联产业展区完成招展25个,共计完成总展位数295个,远超预期目标,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希望报名参展。
二是嘉宾邀约情况。领导邀约方面:省级层面,分管负责同志和江西7大产业集群的设区市负责同志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将出席。行业协会层面,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和10余个省、市服装行业协会领导已确定出席;行业高校层面,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江西服装学院等国内服装专业高校的领导也将出席。买手邀约方面:目前已有500余位重点采购商完成邀约,线上报名的意向采购商近1800名,行业内专业观众2300余人。6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将联袂前来观展下单。
三是展位搭建情况。整个展位搭建工作于10月20日开始,预计11月22日前完成。
——现场问答集锦——
2025年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推动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作用?
纺织服装产业是江西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赣州的支柱产业,2025年1-9月,我省服装及衣着配件进出口额达153.4亿元,其中出口153.3亿元,同比增长2.4%。为加快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我厅大力支持赣州举办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实现了“以展促产、以展兴贸、以展育牌”的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展会规模和采购商质量实现“双突破”。一是展会规模取得新突破。本届服博会展览总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260家,展会规模创历届新高,除本省龙头企业外,还有一大批代表国内行业前沿水平的服装制造商、智能制造装备、科技面料企业与AI设计系统集中参展,全景展示纺织服装产业高水平发展态势。二是采购商质量实现新突破。本届服博会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百余名国际服装采购商来到江西采购,外商比例明显提升。
第二,供采对接模式和展会影响力实现“双提升”。一是供采对接模式实现创新发展。一方面,我们通过“数字赋能”,利用大数据为展客商进行精准匹配,全面提升了博览会的组展效果。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全域联动”,组织高规格的国际直采对接会、服装品牌供应链对接会、电商渠道对接会,有效帮助江西服装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市场,显著增强了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二是展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本届服博会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纺织服装产业展会品牌,积极引进了我国服装行业最高规格的“中国服装大会”,来自全国超500位品牌代表、知名设计师与行业翘楚将齐聚赣州,展会层次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第三,企业品牌建设与产业集聚度实现“双飞跃”。一是企业品牌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借助服博会这一展览盛会,我们积极推出了“于都时刻”活动,推动本土企业从“幕后代工”向“台前创牌”转型。当前,仅赣州于都企业就拥有自有商标近百个,培育“江西名牌产品”19个。二是产业集聚度得到了实质性增强。我们通过服博会的供采对接活动,助力了本土企业与高端技术资源深化合作,涵盖了智能工厂建设、区域总部设立、高端面料研发生产等领域,弥补了绿色工艺与智造技术的短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服博会是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盛会和对外展示窗口,在当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本届服博会在促进纺织服装对外贸易成交方面带来了哪些亮点?
省贸促会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全力助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出海,为省内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创造更多机遇。此前我们已连续三年在服博会期间成功举办直采对接活动,现场洽谈氛围热烈、对接成效明显,有效提升了江西纺织服装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今年将会继续举办国际直采对接活动,紧扣“赣贸优品、惠通全球”的年度主题,在促进纺织服装对外贸易成交方面呈现以下三大亮点:
一是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高本届服博会的国际化水平,我们广泛对接全国商协会与贸促机构,成功吸引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及东盟等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家国际品牌企业和采购商组团参会,采购商人数和采购需求总量预计实现新突破,为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对接全球优质资源、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提供更丰富的选择与更广阔的空间。
二是采购商范围层级扩大。本次服博会汇聚了多元化的采购力量:既包括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也覆盖了来自全球的纺织服装进出口专业采购商。英国快时尚品牌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已于上半年参与“2025中国赣州(于都)纺织服装国际直采会”并收获丰硕成果,此次对接活动中,更是由集团CEO、采购总监等核心高管亲自带队,二次赴会,充分体现了国际品牌对于都供应链和本次对接活动的高度认可与信任。
三是供采对接精准度增强。为切实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我们升级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跨境撮合服务系统,依托会前大数据匹配,实现供采两端精准对接。展会期间,将配套举办“国际采购商于都工厂行”系列活动,并与相关平台深化合作,利用平台数据赋能产品设计,推动“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快速落地,全面提升供需对接实效。
于都坚持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抓,请问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怎么样?
近年来,于都县坚持纺织服装首位产业不动摇,积极推动产业规模、质量、品牌同步提升,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全县纺织服装企业达3850余家,全行业实现营收超千亿元;规上纺织服装企业达135家,全年规上企业产值将实现两位数增长;成功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累计荣获国家级荣誉16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生态持续完善。秉持“首位产业、首位扶持”理念,不断完善“平台+载体+人才”的全周期服务生态。“十四五”规划的时尚走秀中心、会展中心等10大产业公共平台全面建成投运;新奕隆、牛仔智造等10亿元级服装主题产业园顺利投产;今年又新增建设了2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企业可实现“拎机入驻”。同时,为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新建设了一所职业学院,已于今年9月招生,每年将定期为园区输送专业人才。
二是产业开放态势更加强劲。一方面,坚持“优良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招商政策”的理念,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一企一专班”等机制,今年新签约服装项目23个,总投资25.06亿元,同比增长30.28%。另一方面,坚持每年举办服博会,常态化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英国展、俄罗斯展等国内外服装展会,积极帮扶企业拓市场、抢订单。
三是产业制造能级全面跃升。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积极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1300多家企业实现“上云”,培育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9家(如,江西卫棉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成为全国首家获国家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全省纺织业数字化转型综合评估唯一达L8级的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从“重量”向“重质”转型,全县现有自有商标近百个,江西名牌产品19个,吸引了300多个知名品牌集聚制造,“于都服装”获评“最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全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的金字招牌越打越响。
复审:刘斐
审签:宋茜
本文来自【江西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