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镇和平村,不时有村民将收集的易拉罐、塑料瓶、纸板等投入回收点,用以积累积分。这一场景是石嘴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交出亮眼答卷的缩影。截至目前,石嘴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实现100%,近5年累计清运处置垃圾25.67万吨,农村生活垃
本报讯 (记者 龚依然)近日,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镇和平村,不时有村民将收集的易拉罐、塑料瓶、纸板等投入回收点,用以积累积分。这一场景是石嘴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交出亮眼答卷的缩影。截至目前,石嘴山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实现100%,近5年累计清运处置垃圾25.67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8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43%。
“我们始终锚定‘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从实际出发打造差异化治理模式,让每个县区都有适配的垃圾解决方案。”石嘴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三县区不同情况,该市精准施策:大武口区、平罗县引入专业企业,通过签订专项服务合同明确收运频次与处置标准,推动服务专业化;惠农区则深化“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三级机制,把收运网络织得更密。如今,三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均统一转运至石嘴山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经合规技术处理实现全链条无害化、资源化,真正让“废料”变“资源”。
面对村民“不愿分、不会分”的难题,该市以机制创新破局,推出“两次六分、四级联动”模式。政府指导村民进行分类分步拆解,先在村民院里“初分”,再到村级分拣点“细分”,降低操作门槛。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积分制成为关键一招——正确分类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补贴,提升了村民参与热情。
为确保治理成效长效化,该市还搭建“网格化管理+常态化考核”监督体系。保洁人员按“定路段、定区域、定标准”要求每日巡查清扫,三县区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强化监管,市级层面不定期督导,推动保洁服务从全覆盖向高质量升级。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