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2日,全球专业信息服务巨头科睿唯安在伦敦正式发布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5)名单。这份被誉为科研领域“国际影响力通行证”的榜单,以过去11年间各学科被引频次前1%的高影响力论文
2025年11月12日,全球专业信息服务巨头科睿唯安在伦敦正式发布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5)名单。这份被誉为科研领域“国际影响力通行证”的榜单,以过去11年间各学科被引频次前1%的高影响力论文为核心依据,遴选出入围者,旨在表彰在各自研究领域作出重大且广泛学术贡献的顶尖科研人员。本年度共有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家机构的6868名科学家(7131人次)入选,其中中国内地以1406人次稳居全球第二,占总人次的19.7%,较2018年的7.9%实现7年1.5倍的跨越式增长,彰显中国科研实力的持续跃升。值得关注的是,山西高校表现亮眼,太原理工大学李立博、李晋平教授,山西大学钱宇华教授及太原科技大学崔志华教授携手登榜,以人工智能、能源化工、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的硬核成果,让“山西科研”名片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
表1
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前十的国家或地区
从全球格局来看,本年度榜单延续了顶尖人才高度集中的特征,86%的入选人次来自前10个国家和地区,前5名国家和地区更是占据总人次的75%。美国以2670入选人次领跑全球,英国(570人次)、德国(363人次)、澳大利亚(312人次)、加拿大(227人次)分列第三至六位。机构层面,中国科学院以258人次连续三年领跑全球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则以92人次维持全球第四的稳固地位,充分展现了中国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榜单引入更严格的审查机制,剔除了432人次因“超高产”“过度自引”等问题的候选者,数学学科也在净化机制完善后重返榜单,让这份“学术荣誉”更具含金量。
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机构
此次山西入选的四位学者,均是各自领域的科研领军者,其研究方向紧扣人工智能、大数据、能源化工等前沿科技领域,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山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宇华教授长期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领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优青,他同时担任山西大学大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山西省机器视觉与数据挖掘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在粒计算与知识发现领域享有国际声誉,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个专业委员会重要职务,其研究成果为AI for Science跨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崔志华教授则在大数据建模与优化、云计算、网络安全、区块链等领域持续攻关,作为连续三年(2021-2023)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资深学者,他不仅担任大数据分析与并行计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还主编自动化学会推荐A类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inspired Computation》,主持出版12个SCI特刊,在国际学术舞台积极发声,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突破。
太原理工大学的两位入选学者则在能源化工领域展现出强劲科研实力。1986年出生的李立博教授是青年科研先锋的代表,2015年从太原理工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赴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2018年归国后迅速晋升教授,2019年获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其在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为相关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该校党委副书记李晋平教授作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聚焦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层气开采与利用等关键领域,担任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主要完成人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研究成果对山西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位学者的集中入选,不仅是个人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折射出山西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山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评价体系,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在全球科研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山西学者凭借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深耕细作,不断产出高影响力研究成果,既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也让“山西科研”的名片在全球舞台愈发鲜明。
科睿唯安业务总监宁笔表示,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本质上是全球科研同行对研究成果原创性与价值的认可。此次山西四位学者入选,印证了山西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能源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中国科研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未来将有更多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脱颖而出,为国家科技创新格局注入更多活力。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