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前三季度,九洲药业实现营收 41.60 亿元,同比增长 4.92%;归母净利润 7.48 亿元,同比增长 18.51%;扣非归母净利润 7.46 亿元,同比增长 20.67%,业绩增长态势持续向好。2025 年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更为亮眼,实现营收 1
2025 年前三季度,九洲药业实现营收 41.60 亿元,同比增长 4.92%;归母净利润 7.48 亿元,同比增长 18.51%;扣非归母净利润 7.46 亿元,同比增长 20.67%,业绩增长态势持续向好。2025 年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更为亮眼,实现营收 12.90 亿元,同比增长 7.37%;归母净利润 2.22 亿元,同比大增 42.30%;扣非归母净利润 2.20 亿元,同比增幅达 46.4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37.78%,同比提升 4.10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 17.22%,同比提升 4.13 个百分点,盈利质量稳步改善。
CDMO 业务作为公司核心增长动力,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22.91 亿元,同比增长 16.27%,毛利率维持在 41.02% 的较高水平。海外市场方面,核心大客户商业化订单稳健增长,非商业化项目数量同比明显好转,美国、欧洲市场 Biotech 客户项目导入加速;国内市场推动知名药企商业化项目落地,多个项目处于验证批次快速导入阶段。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显著回暖,关键临床批和 NDA 项目数量快速上升,传统大客户与新兴客户项目均实现同步增长,根据在手订单情况,预计未来 1-2 年 CDMO 业务将保持较快收入增速。
多肽业务海外新签项目增速较快,二期商业化产能预计 2025 年 11 月投产,规模达 800 公斤 / 年,将有效解决当前产能瓶颈。小核酸业务已在国内外布局研发平台,成功承接海外客户早期项目,国内商业化产能建设正在推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增长曲线。
2025 年上半年 API 业务收入 5.23 亿元,同比下降 28.48%,主要受个别品种价格波动影响,2025 年第三季度培南类、降糖类等产品价格仍在底部震荡。不过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2.07 个百分点至 23.26%,成本控制成效显现,公司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原料药价格将有所改善。
全球 CDMO 市场保持高景气,2023 年规模达 797 亿美元,2023-2030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 23.1%;中国 CDMO 市场增速领先全球,2023 年规模 859 亿元,2018-2023 年复合增长率 39.9%,预计 2028 年将达 2084 亿元。公司作为 CDMO 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与合成生物技术壁垒,深度受益于创新药研发成本攀升带来的外包率提升趋势,以及中国化工产业链成本优势带来的全球订单转移机遇。
多肽、小核酸等新型药物研发需求爆发,成为创新药领域核心增长点。公司前瞻布局多肽与小核酸业务,既有的研发平台、客户资源与产能建设规划,与行业技术迭代方向高度契合,有望充分享受细分赛道高增长红利。
公司拥有特色原料药业务基础,形成 “原料药 + CDMO” 协同发展格局,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模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 CDMO 业务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受益于国内医药供应链自主可控政策导向。
业务经营风险:API 业务价格复苏不及预期,CDMO 大客户订单放量不及预期或新兴客户转化率下降,可能影响整体收入增速;多肽二期产能爬坡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德国基地需达 70% 利用率方可覆盖成本。财务风险: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若坏账率上升可能侵蚀利润;海外收入占比达 78%,汇率剧烈波动将影响汇兑收益稳定性。外部环境风险:美国、欧洲等地政策变动及贸易摩擦可能影响订单稳定性,国内 CDMO 行业竞争加剧,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企业加速扩产可能引发价格战。技术与研发风险:ADC、多肽等药物研发失败率较高,项目延期可能影响客户黏性与业务增长。九洲药业2025 年三季报展现出 “整体稳健、局部爆发” 的良好态势,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凸显盈利弹性,CDMO 业务的客户拓展与订单回暖成为核心增长引擎,TIDES 业务产能落地与 API 业务价格改善构成未来业绩催化。公司作为 CDMO 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契合全球创新药外包与新型药物研发趋势,题材概念稀缺性与行业景气度形成共振。不过需关注 API 业务复苏节奏、海外政策扰动及行业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点赞关注不迷路,评论区观点你来附!★
★★★重要提醒★★★
本文为作者研读日记,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不保证准确和完整,不作为任何参考依据,不构成即可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择势择时择股择价,缺一不可。
来源:灵思致远学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