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勿谓言之不预也!国防部已经发出严厉警告,外交部更是连发六张日英双语海报把话说透,留给高市早苗认错的时间不多了。
勿谓言之不预也!国防部已经发出严厉警告,外交部更是连发六张日英双语海报把话说透,留给高市早苗认错的时间不多了。
日方胆敢武力介入,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还在持续发酵。
其内阁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的建议添了一把火,他提出要“认真讨论自卫队潜艇使用核动力的必要性”,高市本人则在答辩中回避承诺保留“无核三原则”。
于是11月13日,我国副外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就相关言论提出严正交涉,敦促日本立即纠错。
同一天,我国外交部在外网平台连发六张日英双语海报,点名警告高市早苗。
14日,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也出面回应此事,明确表示,日方若铤而走险,必将头破血流。
如此密集的回应,强硬的措辞,这是我们对底线的坚守,更是对日方的最后通牒,我们的耐心已经不多了。
此次的外交回应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六张日英双语海报的同步发声。
海报没有晦涩的外交辞令,而是直指核心矛盾,质问日方是否要重蹈军国主义覆辙,警告介入台海的严重后果,重申台湾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些海报不仅在国内平台传播,更通过外交部、中国军号等海外账号密集推送,覆盖全球主要舆论场。
外交部使用日英双语连发三问
为什么选择日英双语同步发声?答案很明确,日语版本直指日本国内民众,打破高市政府对信息的垄断,让日本民众看清其扩军挑衅的真实意图。
英语版本则面向国际社会,用普世的主权原则和历史事实,争取全球对中方立场的理解与支持。
海报中特意提及“80年前台湾光复的法理依据”、“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历史罪责”,就是要戳破日方“以安保为名行干涉之实”的谎言。
近期,高市政府一直在试图混淆国际视听,将自身扩军行为包装成“应对地区安全挑战”,而中方的双语海报则用事实说话,把“涉台干涉”“核政策松动”等核心争议点摆到台面上。
而且咱们还说了,《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要求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一国际法准则不容挑战。
这是什么意思,日本心里清楚得很,除了台海,咱们还有钓鱼岛、琉球这些账没算清。
如果高市早苗要继续玩火,那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因为我们的警告有硬实力背书,不是空谈而是底线,头破血流这四个字也绝非危言耸听。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日方在这个特殊节点抛出涉台挑衅,无疑是触碰了历史伤疤,更是挑战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根基。
此外,日本2025财年防卫预算已达9.9万亿日元,占GDP比重1.8%,补充预算到位后将提前实现2%的目标。
而2023至2027年度的防卫力整备计划总额更是高达43万亿日元,相当于以往五年计划的1.5倍。
这些资金大量投入导弹研发、装备升级和新型军事技术探索,甚至明确将中国舰艇列为目标。
日方种种行径,已经令人忍无可忍。
而且他们似乎忘了,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纯的装备比拼。
中国军队的区域拒止能力、联合作战体系,以及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意志,都不是靠堆砌军费就能抵消的。
更何况高市政府的扩军与挑衅,本身就面临国内民意分裂的压力。
中方的密集反制,已经引发日本在野党和民众的强烈反应,他们强烈要求高市承诺保留无核三原则。
美日7月举行的“延伸威慑”对话中,曾开展“东亚危机下使用核武器”的桌面推演,高市政府的底气或许就来自这里。
但日方显然误判了形势,美日的核捆绑本质上是将日本推向危险边缘。
现在留给高市早苗政府认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外交部的双语海报是舆论警示,国防部的严厉警告是军事底线,两者结合形成的双重反制,传递的信号清晰而坚定。
日方若继续在涉台问题上玩火,在核政策上越线,终将遭到历史的惩罚。
历史已经证明,违背和平潮流、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从来没有好下场。日方是及时悬崖勒马,还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将决定其自身的命运。
来源:贺文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