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他的个人经历看,还真是一名非常适合这一题目的作者。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就开始讲授近代史,长达12年之久。其间,他和老友胡绳武教授合写了《论清末的立宪运动》,还合作研究辛亥革命。四卷本《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文 | 金以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原载《人民日报》
家父金冲及先生是在2005年他75岁离休后开始动笔写作《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的。
从他的个人经历看,还真是一名非常适合这一题目的作者。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就开始讲授近代史,长达12年之久。其间,他和老友胡绳武教授合写了《论清末的立宪运动》,还合作研究辛亥革命。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在1991年辛亥革命爆发80周年之际出版完成。
80年代初,他调至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编写《周恩来传》。其间,他系统查阅了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档案,陆续主编出版了《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一批传记。自90年代起,他又多次参与机要事务,承担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者。他的研究方向从晚清史、民国史一步步扩展到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
家父在20世纪生活了整整70年,既是历史的研究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时常有朋友同他谈起一个话题,“当代人适合研究当代史吗?”他承认这种疑虑有一定的道理: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和影响,时间相隔久些,对其演变会看得更清楚;方方面面的重要史料,不是当事人都能掌握的,要有时间的积累,不断地去发掘;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和更新;而且,当代人写当代史难免会遇到一些禁忌。这些都是事实,他用一句话总结:当代人写当代史,总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他又会反问一句,难道后人就没有局限性吗?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
一是,历史的演变过程,包括当时的时代氛围、习尚风俗、社会不同人群的心理变化、情感认知,未必都有档案资料如实记载。往往越是普遍存在而又习以为常的事情,越少有人专门记录。即使有详细的时人记载,或因记录者有意的曲笔,也不易为后人准确判断;二是,后人因生活环境相比历史现场有巨大变化,时常会用后见之明去理解判断前人的行为,这就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后人研究前史,尽管少了束缚和忌讳,但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容易有太多的主观臆断。这或许也是另一种“时代局限性”吧。
他总是不断地自我提醒:把亲身经历过的时代、亲眼看到或直接听到的历史,经过认真理性的研究后写出来,实在是一种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世上没有什么“千古定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进步。
于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博采众论,写出了《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用丰富的史实勾勒出20世纪中国历史的轮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采用“世纪史观”取代传统的“朝代史观”。20世纪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政体更替,以往史家多以“朝代史”为视角,将百年历史裁为数段;而在“世纪史”的视野下,晚清、民国、新中国既呈现各自不同的阶段性,又具有内在的历史延续性。他在书中提出20世纪的百年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一次是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一次是新中国的成立,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写作中,他内心始终想着读者,不仅要清晰地描绘出历史进程,更要努力分析,使读者洞悉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中哪一步走对了,哪一步走错了,并回答这中间的经验何在?教训何在?他在最后一章中总结道:“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段历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中国人民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经历过不断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以至改革开放中同样经历过不断的探索。离开‘探索’这个重要特点,许多事情便很难正确理解。”
家父常对我说:看看1900年的中国,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分为8个占领区,每区竖起一面侵略者的国旗,这是何等的屈辱!他从小生活在上海的租界,既受过洋人的欺负,也面对过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统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只有亲身经历过近代屈辱历史的中国人,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一刻翻身做主的自豪感,真正理解何为“换了人间”!所以他在动笔写作时,就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中,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民族复兴史观”,可以说是贯穿全书的灵魂。
他写这部书,就是想告诉后人“中国人在这一百年内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年近80高龄之际完成了百万多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0年后他又接受邀请,担任《复兴文库》的总主编。这或许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史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吧。当然全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随着时间的延续,人们会从更多新的视角,作出新的解释。这同样是我们后继者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推荐阅读
金冲及文丛
20世纪中国史纲(四卷)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71187 定价: 208.00元
这是一部作者用力颇勤,极为“敝帚自珍”的书。这部讲20世纪中国历史的著作,从更严格的角度来说,是一部政治史纲著作。作者在书写这部20世纪中国历史史纲中,贯穿的一个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全书共27章,从20世纪前夜的甲午战争、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写起,止笔于20世纪的最后一年。整个20世纪历程中,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它必须分两步走:后者是人们憧憬和奋斗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所谓必要前提,就是指它是无法逾越的。如果连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都无法做到,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要是把20世纪中国历史分成两半的话,前半个世纪,中国人主要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作者通过对100年历史进程的梳理,总结出:有着几亿人口的中国,在100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必然会是一个复杂艰苦的探索过程。无论革命,还是建设,许多事情都是头一回经历,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缺乏成熟的经验,怎样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新路子来,必须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实践,逐步摸索,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从而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为中国奋斗,在遭遇许多挫折与犯了诸多错误后,仍旧能够引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这一重大历史问题。
漫谈治史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78346 定价:49.00元
这是一部谈论治史的学术著作,是作者应众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子的要求而写。
全书主体为治史方法论,但所述观点与方法并没有流于说教,而是一如作者之前的著作,文风朴实真诚,理论与事例相结合,活泼生动,夹叙夹议,令人既读来轻松,又深受启发。书中关于治学基本功、问题意识、如何写传记人物等见解,对于想投身于学术的人,会有深刻的指导作用。书中还有两篇作者新近撰写的专题研究文章,呼应了书中对治史方法的阐述,可谓最好的示例。
此书亦可视为作者的治学小传,从中可窥一代史学大家对学术传承的殷切期望。
经历
金冲及自述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75000 定价 69.00元
本书是金冲及先生的自述,呈现了先生丰富多彩的一生。书中第一部分讲述了他早年求学、接受新思想、在复旦工作和初步接触学术研究等方面经历的人与事。青年时期的这段经历为他毕生的学术志向、思想立场和行事风格打下了基础。他离开复旦大学后,先后出任文化部政策研究室、文物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多个重要岗位。在书中,他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以严谨的学术思考,通过回忆具体的人和事,呈现这几段不平凡的人生历程。阅读此书,可以从先生90来年的人生历程中感受大历史下的小细节、历史的变迁规律、坚定志向和个人努力的作用。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版)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 9787108071699 定价: 98.00元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生、发展、胜利和失败的全过程做了系统的历史阐述。第二部分“辛亥革命研究”,精选自作者40余年来所写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文章,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盟会人的政治方案、护国运动中的政治力量等各个专题进行考证。
联合与斗争
毛泽东、蒋介石和抗战期间的国共合作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62399 定价:46.00元
八年全民族抗战,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在这过程中,国共关系虽然波澜迭起、险象环生,但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一直坚持了下来。历史证明:在国难临头的时刻,同为中华儿女,合则两利、分则俱伤。抗战时期是国共两党合作时间最长的一次,尽管抗日战争初期和后期的情况有很大变化,但两党关系一直没有破裂。而如何做到恰如其分地既不右、又不“左”,必须注重调查研究,时刻分析客观形势的发展和矛盾的各个侧面,具体分析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富有政治智慧。
星火的启示
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 9787108067494 定价:49.00元
本书收入五篇探讨中共党史革命根据的最新研究文章,时间横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但看似没有关联的五篇文章其问题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处在敌强我弱,甚至双方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都面对一系列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的革命力量、特别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怎样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或得到巩固。本书还收录了两篇同革命根据地问题直接相关的历史论文,因不是着重论述如何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作为本书的附录部分。
全书从新发现的一手史料着手,有着与以往探讨中共革命根据地文章的不一样解谈与新的历史角度。还有,此为一直笔耕不辍、年届九旬老先生的最新著作,首次面世,更有着别样的意义。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 9787108055965 定价: 48.00元
本书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以及关键时刻的道路抉择,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剖析,是作者不间断思考和研究的总结。从《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每逢关键时刻的决策以及命运,尤其是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产生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
百年道路
《生死关头》二集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73204 定价:59.00元
全书首篇文章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谈起,接着讲了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六大、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白区工作会议、七七事变、延安整风与七大、中原突围与全面内战、第二条战线、新中国诞生、新中国的最初岁月、改革开放,以及“党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访谈录。
全书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在中国如何走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把成功的选择和失败的选择作比较,并时有反省与纠正自身错误的痛苦过程,终于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旗帜下取得了百年业绩。
一本书的历史
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 9787108067241 定价:48.00元本书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20余年后,作者根据当年笔记记录整理出版而成。全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这本书诞生的过程。书中呈现了胡乔木、胡绳两位党内大知识分子对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定性。同时,再现了两位专家当年撰写《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时对书稿一字一句的斟酌使用、一次次的讨论、一遍遍的推敲等历史现场。作者对这些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旁注。另外还有主要参与者的日记等。
在书中,我们看到杨尚昆、胡乔木、胡绳、薄一波、邓力群等人为党史书写提出的各自观点性的意见。全书披露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编写过程中,胡乔木和胡绳对于编写方针、史实叙说、历史评价、史著写法、史料运用等方面的谈话大要,不仅使我们了解到这本书出版前后的编写秘辛,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而且对一般性的历史研究也颇具意义。可以说,这些谈话提出并回答的有关中共党史研究的问题,也可以被非中共党史的历史研究者转换为自身研究所应面对的问题,或者说,可以有这样的提问:我们今天如何写历史?
决战
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 9787108068354 定价:54.00元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是一个经过精密设计和策划的整体。
什么是战略决战?那是指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这三大战役规模空前,紧密衔接,直接决定中国的命运。像这样规模的战略决战,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不多见。
在战争史上,双方统帅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又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他们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是如何,常常引起人们的特别兴趣,给予人们多方面的启发。这是本书准备着重考察的内容,论述的详略就是根据这个要求来选择的。
转折年代中国·1947↑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 9787108055873 定价:55.00元
1947年在中国的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二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成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变为进攻,由弱者变成强者。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年内发生的这种巨大变化直接影响并支配着此后中国的走向。本书所要考察和探讨的是:这个转折究竟是如何到来的,它一步一步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力求把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55866 定价:28.00元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流逝和条件的改变而失去作用,今天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地挖掘它、继承它、使用它、发展它,以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进程,学习的同时也是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的最好方式,让它们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对我们国家的干部来说这是国情教育的优质读本。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著
ISBN:9787108055880 定价:34.00元
经过八年战乱,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是清贫的。在高等学校里,相当数量的学生依靠公费生活,而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公费经常不能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需要。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更感到茫然。“毕业即失业”成为学生们经常挂在口头的流行语,构成他们精神上的沉重威胁。
乔冠华谈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
↑点击图片购买
金冲及 记录整理
ISBN:9787108078728 定价:59.00元
本书作为“金冲及文丛”中独特的一卷,与文丛中金冲及先生的其他个人著作不同,它源自于他40年前对新中国外交重要人物乔冠华的深度访谈记录整理。1981年,在撰写《周恩来传》的过程中,金冲及先生广泛搜集资料,乔冠华作为关键受访者之一,分享了大量珍贵的回忆。如今,这份尘封四十多年的访谈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终于得以出版,向读者呈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
从1981年6月至11月,金冲及先生在乔冠华位于史家胡同的寓所中进行了七次深入的访谈。乔冠华以其亲历者的身份,详细回顾了1950至1975年间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的新中国外交工作,重点讲述了朝鲜停战谈判的幕后故事、日内瓦与万隆国际会议上的外交风采,以及尼克松访华等中美关系转折的关键时刻。其口述内容细腻入微,尤其是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复杂细节与中美关系破冰的始末,为研究新中国外交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