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必去小众景点: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3 03:50 1

摘要:​(2)荣誉称号: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湾之一,2025年3月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

一、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

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是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1、基本概况

(1)形成原因:1605年琼州大地震导致陆地陷没成海,形成了东寨港。

​(2)荣誉称号: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湾之一,2025年3月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生态资源

(1)植物资源:保护区内分布有红树林植物19科35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7%,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等为珍贵树种,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2) 动物资源:有229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如黑嘴鸥、黑脸琵鹭等;还有兽类动物8种,鱼类记录103种,以及大型底栖动物92种,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天堂。

3、景区特色

(1)海上科普栈道:采用1700米装配式栈道,实现“无痕开发”,预留3米生态缓冲区,游客可扫码观看红树林动植物生态课,与招潮蟹、弹涂鱼等和谐共生。 

​(2)月之塔:高33.5米,是景区的时空地标和摄影圣地,日出日落景色壮美,游客还可扫码激活电子望远镜,观鸟赏景。 

​(3)电动游船:游客可乘坐电动游船,涨潮时行舟“树梢之上”,退潮时细察根系“生命网络”,全程噪音小,能静观白鹭捕食、弹涂鱼跃等景象。 

(4)红树林科普馆:通过化石标本、动态沙盘等,展示红树林的前世今生,让游客了解其从废墟到绿洲的演变过程。

海上科普栈道

二、海上科普栈道

1、基本概况 :栈道沿河道蜿蜒而建,总长度约1700米,以独特的“人”字形分布,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红树林及其珍稀动植物资源的自然形态。

​2、分段设置:栈道整体分为“蟹之栈道”“鱼之栈道”“鸟之栈道”三段。其中,蟹之栈道长约560米,设置了蟹舞亭、游龙廊、虹桥等观景点;鱼之栈道长约350米,设有凌波台、儿童休闲区和鱼跃廊等观景点;鸟之栈道长约790米,设置了红林水吧、椰风亭、揽月台、月之塔等观景点。

​3、配套设施:沿途设有十处休闲打卡点与多个观景平台,如蟹舞亭、椰风亭、鹭影阁等,这些观景平台高低错落有致,能让游客近距离、多角度地观察红树林的生态环境,邂逅招潮蟹、弹涂鱼等奇妙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活力。

​4、科普意义: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游客在漫步栈道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红树植物的特点以及其在维护海岸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蟹舞亭

三、蟹舞亭

是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海上科普栈道上的一个观景平台,位于“蟹之栈”段,该段栈道长约560米。 

1、位置与主题:蟹舞亭位于海上科普栈道的首段,从长宁头至长宁尾龙桥之间,属于“蟹之栈”主题区域,是游客近距离观察红树林中蟹类等生物的绝佳位置。

​2、建筑特色:蟹舞亭采用鸟笼状的凉亭设计,编织的穹顶形式让阳光从缝隙里照进来,形成星星点点的光影效果,既富有创意,又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3、观赏亮点 :退潮时,游客可在蟹舞亭观赏到招潮蟹举着红钳舞动、弹涂鱼在滩涂上跳跃等有趣的景象,感受红树林中生物的活力与生机。

4、蟹舞亭名称由来

在这一区域的红树林滩涂中,生活着大量的招潮蟹。招潮蟹雄蟹具有一对大小悬殊的螯,大螯颜色鲜艳,犹如挥舞着的“彩旗”。它们在滩涂上活动时,常常会挥舞大螯,仿佛在跳舞,其姿态十分有趣,故而得名“蟹舞”。蟹舞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赏招潮蟹舞动的绝佳位置,因此被命名为“蟹舞亭”。

四、游龙廊

游龙廊位于首段“蟹之栈道”,该段栈道长约560米,从长宁头至长宁尾龙桥。游龙廊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红树林及其珍稀动植物资源的自然形态 。作为观景平台,它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多角度观察红树林的机会,游客可以在此欣赏红树林的独特景观,观察招潮蟹、弹涂鱼等红树林动物。

五、凌波台

它位于鱼之栈道段,该段栈道长约350米,从长宁尾龙桥延伸至山尾。

凌波台为游客提供近距离观赏红树林生态景观的绝佳位置,游客可在此观察红树林中鱼虾等生物的活动,感受红树林湿地的独特魅力 。同时,它也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拍照打卡的场所,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稍作休憩,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椰风亭

六、椰风亭

是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海上科普栈道上的重要观景设施,位于鸟之栈道段。 

1、外观设计:椰风亭有两个,外观形似椰子外壳,采用编织的穹顶形式,阳光可从缝隙照进来,形成星星点点的光影效果,充满浪漫氛围。

​2、功能用途:作为观景平台,游客可在此驻足休息,欣赏红树林的自然风光,近距离观察招潮蟹、弹涂鱼等湿地生物,还能观赏到各种鸟类在红树林中栖息、觅食的景象。同时,它也是景区科普教育的一部分,游客在休憩过程中能增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了解 。

3、椰风亭的名称由来:

与海南的地域特色和自然环境相关。海南素有“椰岛”之称,椰子树是海南的代表性植物,椰风海韵也是海南独特自然风光的象征。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的椰风亭,其外观形似椰子外壳,且景区周边椰树成林,每当海风吹过,椰树摇曳,海风与椰林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椰风”景象。游客在亭中休憩时,能感受到阵阵海风拂面,仿佛带着椰香,因此得名“椰风亭”,这个名字也体现了景区浓郁的海南地域文化特色和自然风情。

七、鹭影阁

是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景区海上科普栈道上的重要观景平台,位于鸟之栈道段。

1、建筑特点:鹭影阁造型独特,如同一根如意金箍棒,高高耸立,笔直入云,这种设计使其在红树林景区中十分显眼,游客可登高一望,将保护区的景致尽收眼底。

​2、功能用途:作为观景平台,鹭影阁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多角度观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绝佳位置 。这里是观赏白鹭等鸟类的理想地点,游客可以在此用长焦镜头抓拍白鹭掠过水面的瞬间 。同时,它也有助于游客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环保意识。

3、鹭影阁名称由来:鹭影阁位于鸟之栈道段,游客在这个观景平台上,常常能够看到白鹭等鸟类优美的身影掠过水面、在红树林间穿梭的景象,“鹭影”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 。同时,“阁”字表明其为楼阁式的建筑,是一个供游客登高望远、观赏风景的场所。所以“鹭影阁”这个名字既体现了景区内丰富的鸟类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又明确了其作为观景建筑的功能定位。

月之塔

八、月之塔

1、基本概况 :月之塔位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及其团队设计。塔最高点33.8米,建筑面积251.95平方米,外观为简洁、纯净的圆柱形态,以轻盈且消隐的姿态矗立在水上,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2、设计理念 :设计灵感来源于红树林投下的斑驳树影,立面肌理如海上树影,顶部空间如梢间明月,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内部结构 :塔内设有内外两把螺旋楼梯,游客从外部楼梯登塔,通过内部楼梯下塔,合理进行人流分区,避免人流拥堵。在12米、24米、27米处设置三个不同高度的观景平台,为青少年科普研学、游客观景、专业摄影等不同需求提供多样的视角与体验。

​4、功能用途 :月之塔兼具观景与科研观测功能。游客登上月之塔,可极目远眺,将广袤的红树林尽收眼底,晚间还能欣赏月色与红树林相映成趣的美景。同时,它也具备科研观测鸟类活动的功能,是自然保护区内海上景观栈道的一个重要节点。

电动游船

九、电动游船

是游览该景区的特色项目,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红树林的生态魅力。

1、游船特点 :景区斥资两百多万引进多艘环保电动游船,外观为纯白色流线型,行驶平稳,能为游客带来游艇级别的舒适乘坐体验。

​2、运营情况:游船从长宁码头和连理枝码头出发 。运营时间与景区开放时间一致,为08:30-18:30,18:00停止售票和入园 。游船游览时长约30分钟 。

​3、游览路线 :游船穿行于“Y”字形水道,沿途经过“九曲十八弯”的红树林迷宫,船行至开阔水面时,可见“树冠隧道”,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光斑,游客还能看到水底小鱼群。

​4、游览体验 :乘坐电动游船,涨潮时可行舟于“树梢之上”,退潮时能细察根系“生命网络”,且全程分贝<50,不会惊扰白鹭捕食、弹涂鱼跳跃等,让游客静观红树林生态景观。

红树林科普馆

十、海口东寨港红树林科普馆

坐落于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生态展示、教学活动于一体的场所 。 

1、场馆概况

科普馆围绕“记忆年轮、天赋之姿、森罗万象”三大主题,设有五大展区,主要展示了东寨港红树林的起源和分布、生态循环体系、湿地的动植物资源、社会经济价值等内容。

2、展示内容

(1)一楼:设有大屏幕,轮番播放红树林里的精彩视频。“神奇红树林”展示区域有一株红树“长”在墙壁上,触碰树皮可翻开了解红树林知识,墙上还有一系列手绘图片,展示红树植物独特的生存智慧,如红树林因体内单宁成分与氧气反应呈红色等。

​(2)二楼:在丛林揽胜、鱼虾粮仓、万鸟啁啾展区,有黑脸琵鹭、中杓鹬等数十种珍稀鸟类的活体标本,以及浸泡在玻璃瓶中的红榄李、水椰、海南海桑等珍稀红树叶片,全方位展示了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魅力。

(3) 三楼:是具有教学功能的阶梯教室,布置充满童趣,有可爱的动物座椅、有趣的卡通模型等,这里是学生活动、亲子互动以及讲述红树林动人故事的地方,还摆放了不少科普书籍。

3、特色设计

科普馆与保护区相连,走到科普馆后方可进入红树林栈道,游客能近距离观察红树植物的“呼吸”根、招潮蟹等红树林动植物,还可坐上游船亲身感受红树林防风抗浪的作用以及“鱼虾乐园”“鸟类天堂”的魅力。

野菠萝岛

十一、野菠萝岛

1、名称由来:岛上生长着大量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因其果实像菠萝,但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海南当地人称为野菠萝,岛屿也因此得名。

​2、岛屿概况:整个岛屿一半是人工种植的红树林,另一半是野菠萝树。岛上环境幽美,修有观光小道,游客可从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码头乘游船或快艇前往,十几分钟即可到达。

​3、景观特色:红树林部分生机盎然,一望无际,与海水交融,难以分辨边界。野菠萝林则显得较为茂密阴森,野菠萝树的气生根长出土壤外约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形态奇形怪状。涨潮时分,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水鸟展翅其间,构成独特的“海上森林”景观。

​4、生态价值: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能防浪护岸,也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野菠萝树作为固沙植物,对维护岛屿及周边海岸的生态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5、游览体验:游客登上野菠萝岛后,可以沿着观光小道漫步,穿梭在盘根错节的密林之中,感受原始森林般的氛围,还可以借景拍照或静听海声,享受亲近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连理枝渔家乐

十二、连理枝渔家乐

1、发展历程:创建于2006年,经过多年打造,于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2018年获得“海南舌尖影响力海鲜名店”等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2、特色美食:依托当地丰富的海鲜资源,提供白切咸水鸭、蒜蓉生蚝、杂鱼煲等特色菜品,还有清蒸连理枝八宝饭、树林炒蟹、清蒸鳗鱼等招牌菜,食材新鲜,烹饪方式保留了海南本土风味。 

​3、住宿服务:连理枝渔家乐旁边有连理枝民宿,民宿传承海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采用船木等装饰材料,尽显海边渔家韵味。目前有27间客房开放,后续计划将民宿数量扩展到70间,打造成为海南特色的乡村民宿示范村。 

​4、文化意义:名字源于旁边连理生长的大榕树和三个半兄弟连理创业的感人故事,体现了当地的渔家文化和团结精神。同时,渔家乐采用“农户+合作社”模式,带动了当地村民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意义。

回头望月之塔

十三、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拍照技巧

1、拍摄技巧

(1)光线运用:早晨或傍晚的柔和光线适合拍摄,此时的光线角度较低,能产生长长的影子,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拍摄人物时也能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2)角度选择:拍摄红树林全景时,可采用0.5超光角镜头,以大树为前景,低机位拍摄,能展现出红树林的广阔和茂密;拍摄人物时,低角度拍摄可突出人物的轮廓,高角度俯拍则能将人物与红树林的环境更好地融合。

​(3)构图方法:运用三分法构图,将红树林、天空、水面等元素合理分布在画面中,使照片更加平衡和美观;也可利用红树林的树干、枝条等形成框架式构图,将主体框在其中,增强画面的吸引力。

2、拍摄时间

(1)若想拍摄到红树林与夕阳相互映衬的美景,建议在日落前1-2小时到达景区,此时的光线逐渐柔和,天空会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

​(2)若想拍摄鸟类活动,可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前往,此时鸟类较为活跃,容易捕捉到它们飞翔、觅食的精彩瞬间。

3、林景区拍照,可参考以下穿搭建议:

(1)森系清新风 :景区有“海上森林”的美誉,可选择森系长裙,如浅色系的棉麻长裙,搭配草帽和简约的木质项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拍出清新自然的感觉。 

​(2)活力休闲风:考虑到景区内可能需要长时间行走,如漫步栈道、乘船游览等,可穿着短裤与T恤的搭配,简约大方既舒适又方便活动。还可选择带有海南特色图案的T恤,增加照片的趣味性,再搭配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或帆布鞋。 

​(3)特色民族风:想要增加照片的文化气息,可选择带有民族特色图案或设计的长裙或衬衫,如黎锦图案的服饰,能让你在红树林的背景下显得别具一格。 

(4) 古风汉服风:如果在春节等特定时期前往,景区可能会有汉服换装体验活动,穿上汉服、马面服在月之塔等景点打卡拍照,能拍出极具古典美的照片。

来源:期盼60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