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2025驾照新规实施,1.5亿人驾照将作废”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不少车主急忙翻出驾照核对有效期,“本本族”和老年驾驶人更是陷入焦虑。事实上,这一说法是对新规的断章取义,所谓“1.5亿”只是全国异常状态驾照的大致数量,并非真正“作废”。2025年1
近期,“2025驾照新规实施,1.5亿人驾照将作废”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不少车主急忙翻出驾照核对有效期,“本本族”和老年驾驶人更是陷入焦虑。事实上,这一说法是对新规的断章取义,所谓“1.5亿”只是全国异常状态驾照的大致数量,并非真正“作废”。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72号),核心是优化管理、便民服务,真正影响驾照效力的只有3条“红线”,且大多能通过简单流程补救。本文就为大家拆解新规真相、明确红线边界、梳理补救方法,让每位驾驶人都能安心用车。
一、谣言戳破:1.5亿驾照“作废”是误读,异常≠失效
要弄清真相,先看权威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5.5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15亿人,而全国汽车保有量仅3.59亿辆,这意味着约1.5亿人属于“有证无车”的“本本族”。网传“1.5亿人驾照作废”,正是把这类人群中驾照逾期未换证、未审验的“异常状态”,与新规年龄调整混为一谈,制造出不必要的焦虑。
从官方政策来看,2025驾照新规根本没有“大规模注销驾照”的条款,反而通过多项优化提升便民度。所谓“作废”传言,本质是对驾照管理规则的不了解。成都交警2025年2月的统计显示,当地3533名驾驶人因逾期未换证等被注销驾照,但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注销可恢复”状态,并非彻底作废。公安部交管局明确表示,新规的核心是“让合规者更便利,让违规者守规矩”,不存在“突然作废”“无预警注销”的情况,只要驾照在有效期内、按时审验、无满分未学习记录,就不会被注销。
此外,网传“传统驾照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也不准确。目前全国推广的电子行驶证,是对实体驾照的补充便利措施,实体驾照依然是法定驾驶凭证,电子与实体证件具有同等效力,不存在“淘汰实体驾照”的规定。大家无需为这类不实信息恐慌,重点关注真正影响驾照效力的核心规则即可。
二、新规3条“红线”:触碰才影响驾照,对照自查更安心
2025新规并非“淘汰令”,而是通过明确3类情形细化管理边界,这些“红线”并非新增,而是对原有规定的优化完善,只要及时处理,都能避免驾照失效。
(一)驾照逾期未换证:梯度处理,3年是关键节点
这是最常见的异常情形。驾照有效期分为6年、10年和长期,初次领证满6年需换10年有效期驾照,满10年可换长期驾照,长期驾照无重大违法可终身使用。新规第七十五条明确梯度处理原则:
- 逾期1年内:驾照仍有效,但禁止驾车上路,可直接申请换证,无需考试;
- 逾期1年以上未满3年:驾照标注“注销可恢复”,需通过科目一考试恢复资格后换证;
- 逾期超过3年:驾照彻底注销(真正“作废”),需重新报名考取全部科目。
据统计,1.5亿异常驾照中,80%以上是逾期1年内未换证的情况,只要及时补换,就能恢复正常状态。
(二)大中型客货车驾照未按规定审验
持有A1、A2、A3、B1、B2驾照的驾驶人,新规要求每个记分周期结束后30日内审验。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审验:
- 无记分记录:无需参加审验,直接跳过该周期即可;
- 有记分未审验:连续3个记分周期未补审,驾照会被降级;逾期审验后驾车上路,将面临罚款,事故理赔也可能受影响;
- 补救方式:未超3个记分周期的,补做审验即可恢复;已降级的,需重新考试才能恢复原准驾车型。
(三)年龄超限未换领准驾车型
新规优化了驾驶年龄限制,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年龄上限从60周岁调整至63周岁,但有明确约束:
- 63周岁以上:禁止驾驶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等车型,需换领C1或C2驾照;
- 延长驾驶资格:63周岁前一年可申请延长原准驾车型资格,需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测试,延长期最长3年;
- 违规后果:超龄未换领仍驾驶超限车型,属违法行为,驾照认定为“使用异常”。
这一调整惠及全国500万60-63周岁的专业驾驶人,既适配人口老龄化现状,又保障道路安全。
三、分情况补救:最多考1科,线上线下都便捷
2025新规推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改革,多数补救业务可线上办理,就算需要考试,也仅需考科目一,流程远比想象中简单。
(一)逾期未换证的补救流程
1. 逾期1年内:准备身份证、原驾照、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条件证明、近期一寸免冠白底照片,可通过交管12123APP线上申请(审核后新驾照邮寄到家),或线下前往车管所办理,全程无需考试;
2. 逾期1年以上未满3年:先按上述要求准备材料,到车管所或通过APP申请恢复驾驶资格,预约科目一考试(题库与初次申领一致,通过率超90%),考试合格后即可正常换证;
3. 逾期超过3年:需像初次申领一样,重新报名驾校,依次通过科目一至科目四考试,全部合格后领取新驾照。
(二)未按规定审验的补救流程
- 漏审1个周期(无记分):无需处理,下个周期正常审验即可;
- 有记分未审验(未超3个周期):携带身份证、驾照、身体条件证明,线下补做审验或线上完成学习核验,无需考试;
- 连续3个周期未审验(已降级):补做审验后换发对应准驾车型驾照,若想恢复原车型,需重新参加相应科目考试。
(三)年龄超限的补救流程
- 63周岁以上想继续驾驶:前往车管所申请准驾车型降级,提交身份证和原驾照,无需考试,当天即可换领C1或C2驾照;
- 申请延长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资格:63周岁前一年提交申请,通过能力测试后,可延长驾驶资格3年,延长期满必须降级。
注意:若驾照因酒驾、醉驾、肇事逃逸等严重违法行为被吊销,以上流程均不适用,需等待吊销期满后重新申领。
四、新规便民福利:少跑腿、减负担,这些变化要知晓
除了明确规则和补救流程,2025新规还带来多项便民措施,让驾驶人办事更省心,这也是容易被谣言掩盖的亮点。
(一)驾驶年龄优化,惠及千万驾驶人
大中型客货车驾驶年龄上限提高至63周岁,允许符合条件者延长驾驶资格,既保障了专业驾驶人的就业权益,又充分利用了优质驾驶资源,适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二)线上业务全覆盖,跨省通办更便捷
以前需跑车管所的换证、补证、审验等业务,现在大多可通过交管12123APP办理:逾期1年内换证线上提交材料即可邮寄领证,驾照遗失补证最快1-2天收到新证;同时推行“跨省通办”,无论驾照核发地在哪,全国任意地区都能办理相关业务,无需返回原籍,节省时间和路费。
(三)审验流程简化,无记分可免审
持有A、B类驾照的驾驶人,若一个记分周期内无记分记录,可直接免审,无需再跑窗口或线上学习,减少不必要的办事负担。
(四)电子证件普及,出行更便利
全国推广电子行驶证,与实体证件具有同等效力,8000多万车主已申领,驾车出行、处理轻微交通违法时,无需携带实体证件,出示电子证件即可办理,提升出行便利性。
五、避坑提醒:3个关键动作,守住驾照权益
1. 定期自查驾照状态:打开交管12123APP,点击“我的驾照”即可查看有效期、记分情况、审验状态,建议每6个月自查一次,避免遗漏关键节点;
2. 牢记重要时限:换证提前90天申请,审验在记分周期结束后30日内办理,逾期未换证期间绝对不能驾车上路,否则按“无证驾驶”处理,面临罚款甚至拘留;
3. 轻信谣言:获取驾照政策信息,优先关注公安部交管局官网、“交管12123”APP等官方渠道,切勿转发“救命帖”“紧急换证”等不实信息,避免被误导。
六、总结
2025驾照新规落地,“1.5亿人驾照作废”纯属谣言,真正影响驾照效力的3条“红线”的核心是规范驾驶行为、守住安全底线。对于绝大多数驾驶人来说,只要定期自查驾照状态、按时换证审验、遵守交通规则,就完全不用担心驾照失效。即便不小心触碰“红线”,也能通过简单的补救流程恢复资格,最多仅需考科目一,无需过度焦虑。
新规的本质是“便民+规范”,既通过年龄优化、线上通办等措施减少办事负担,又通过明确规则引导驾驶人重视权益。作为驾驶人,我们只需主动了解政策、遵守规则,善用官方提供的便民服务,就能安心享受驾驶权益。如果不确定自己的驾照状态,不妨现在就打开交管12123APP自查,有异常及时处理,让驾照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需要我帮你生成一份“驾照状态自查+换证审验时间表”吗?输入你的驾照申领日期和准驾车型,就能快速获取专属提醒清单。
来源:澄豆豆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