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挖完别闲地,三招养地有妙招,来年土肥苗壮产量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07 04:12 1

摘要:红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秋季采挖之后,大片的红薯地往往会闲置下来,直到来年春天才重新耕种。很多农户认为土地闲置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冬闲期正是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时机,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土办法对土地进行养护

红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秋季采挖之后,大片的红薯地往往会闲置下来,直到来年春天才重新耕种。很多农户认为土地闲置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冬闲期正是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时机,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土办法对土地进行养护,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还能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为下一季作物的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将介绍三个行之有效的土办法,帮助农户朋友们在红薯采收后科学养地。

红薯是块根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同时由于长期的人工管理和雨水冲刷,土壤容易变得板结,透气性和透水性下降。深耕冻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

所谓深耕,就是在红薯挖完后,利用深耕工具将土地翻耕一遍,深度通常要比平时种植时更深一些。深耕的主要作用是打破因长期种植而形成的坚硬犁底层。犁底层的存在会阻碍根系下扎和水分、养分的上下传导,是导致土壤板结、作物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深耕,可以将深层相对肥沃、疏松的土壤翻到表层,同时将表层经过反复种植、养分有所消耗的土壤翻到下层,起到上下层土壤交换、混合的作用。

深耕之后,并不急于耙平,而是让翻起的土块在田间自然晾晒和冻结,这就是“冻垡”。冬季气温低,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膨胀。这种冻融交替的过程,就像无数把小铲子在土壤中不断搅拌、破碎。原本板结的大块土壤会被冻酥、风化,变得疏松多孔。同时,冬季的严寒也能冻死一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和病菌,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基数。

在深耕时,如果能结合清除田间的杂草、残枝败叶等,效果会更好。将这些有机废弃物放入深层土壤中,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逐渐腐烂分解,转化为有机质,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需要注意的是,深耕应选择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时候进行,避免在土壤过湿或过干时操作,以免破坏土壤结构。

种植绿肥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活肥料”,也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养地方式。绿肥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并从土壤深层吸收矿物质养分,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翻压入土,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适合在红薯地冬闲期种植的绿肥作物有很多,如紫云英、苕子、豌豆、蚕豆、油菜等。这些作物各有特点,农户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紫云英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绿肥,固氮能力强,生长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素。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南方地区种植较为普遍。苕子也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豆科绿肥,适合在北方和南方部分地区种植,其根系发达,能有效疏松土壤。豌豆和蚕豆不仅可以作为绿肥,其嫩荚和豆粒还可以食用,实现了一地多用。油菜作为十字花科绿肥,对土壤中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减轻某些土传病害的发生。

种植绿肥的方法相对简单。在红薯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杂物,将绿肥种子均匀撒播或条播在土壤表面,然后用耙子轻轻耙一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以利于发芽。播种后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可适当浇水。在绿肥作物生长期间,基本不需要太多管理,让其自然生长即可。

待来年春季,在绿肥作物开花盛期或初荚期,需要及时将其翻压入土。此时绿肥的鲜重和养分含量都达到较高水平,翻压后分解速度较快,能及时为下一季作物提供养分。翻压时要注意将绿肥均匀埋入土壤中,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然后耙平土地,让其在土壤中自然腐烂分解。

有机肥是土壤肥力的“源泉”,施用有机肥可以为土壤补充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红薯地冬闲期施用有机肥,经过冬季的腐熟分解,能在来年种植时为作物提供持续稳定的养分供应。

适合用于养地的有机肥种类繁多,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沤肥、饼肥等。农家肥是最常见的有机肥,包括猪粪、牛粪、羊粪、鸡粪等。这些肥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但使用前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否则不仅不能及时提供养分,还可能因发酵产生的高温烧伤作物根系,同时也会传播病虫害。

堆肥和沤肥是将秸秆、杂草、落叶、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堆积或沤制而成的肥料。制作堆肥时,将有机物料层层堆积,适当加入一些土壤和腐熟的粪肥作为菌种,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腐熟后即可使用。沤肥则是在密闭或半密闭的环境中,将有机物料与水混合进行发酵,适合在南方多雨地区采用。

饼肥是油料作物的副产品,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养分含量高,尤其是氮、磷、钾含量较为丰富,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但饼肥也需要经过腐熟处理后才能施用,否则容易引起烧根。

在施用有机肥时,要注意均匀撒施。将腐熟好的有机肥均匀地铺撒在红薯地的表面,然后结合深耕或浅翻,将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这样可以避免有机肥在土壤表面堆积,导致养分流失,同时也能让有机肥均匀分布在土壤中,便于作物根系吸收利用。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方法外,红薯地冬闲期养地还可以结合其他措施,如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等。秸秆还田是将玉米秆、麦秆等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撒施在田间,然后翻压入土,同样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合理轮作则是将红薯与其他作物如小麦、玉米、豆类等进行轮换种植,避免连作带来的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总之,红薯采收后的冬闲期并非无事可做,而是养护土地、提升地力的关键时期。通过深耕冻垡、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简单易行的土办法,不仅能让闲置的土地得到休养,还能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的高产稳产。农户朋友们不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地方法,让土地越种越肥,种啥都高产。

来源:念旧的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