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临朐:小社区“藏”大治理 万华社区用“专业 +志愿”答好基层治理民生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16:57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4日讯在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的繁华地带,万华社区正以其创新实践,描绘着一幅基层治理的新画卷。和许多快速发展的城市社区一样,这里也曾面临“居民需求多而杂、志愿服务散而弱”的治理难题。如今,走进万华,人们谈论的是“周五有约”的热闹,是“骑士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4日讯 在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的繁华地带,万华社区正以其创新实践,描绘着一幅基层治理的新画卷。和许多快速发展的城市社区一样,这里也曾面临“居民需求多而杂、志愿服务散而弱”的治理难题。如今,走进万华,人们谈论的是“周五有约”的热闹,是“骑士驿站”的温暖,是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情。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社区近年来深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带来的新气象。

党建引领,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如何破题?万华社区的答案是:紧紧依靠党建引领。

“社区党委”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它实实在在地将共建单位、驻区企业、退休干部中的党员骨干凝聚起来,成为社区的“智囊团”和“资源库”。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清单,社区成功对接了8家共建单位、5家社会组织和上百家“红色合伙人”。过去令人头疼的老旧小区改造、充电桩安装、停车位增设等23件民生“关键小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解决,居民满意度高达98%。

党员们的身影也活跃在社区的每个角落。108名党员全部下沉到网格,长期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张光让带领的“红三长”服务队,就成了居民交口称赞的“行走的安全卫士”,他们紧盯楼道杂物、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累计开展了40多次清理整治。

专业赋能,让志愿服务“更有章法”

志愿服务光有热情还不够。万华社区深刻认识到,要让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

社区通过持续地培训和学习,大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目前持证社工比例已达到90%。这些专业社工扮演着“设计师”和“教练”的角色,由他们主导策划项目,志愿者则高效配合执行。由社会工作师胡明珍牵头策划的“369便民服务日”项目,就因其精准和高效,荣获了潍坊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这种“专业+志愿”的模式,被系统地运用到为老服务、青少年关爱、社区安全和文化建设中。从“银龄”关爱项目提供的20多项贴心服务,到“阳光成长”计划为150多名青少年提供的课业辅导和兴趣培养,服务不再是“一阵风”,而是变成了常态化、精细化的暖心陪伴。

融合共治,让社区成为“一个家”

万华社区的治理创新,还体现在它善于“链接资源”,把社区内外都动员起来。

凭借商圈优势,社区吸引了106家热心商户和企业成为“红色合伙人”。他们不仅为社区活动提供支持,还联手孵化了“万华银晖”“微光”等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让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巧妙地将新就业群体融入治理体系。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打造的“15分钟服务圈”和“红芯暖驿”,不仅是他们歇脚充电的“加油站”,更成为社情民意的“前哨站”。通过“骑手+居民+网格员”的结对模式,骑手们在走街串巷中就能发现并反馈问题,成功推动了路灯维修、垃圾清运等18条建议的落实,自己也从“服务对象”变成了社区的“共建伙伴”。

如今,万华社区已成功入选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并获得潍坊市文明社区等荣誉。但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把更多优质服务嵌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努力让万华社区成为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幸福家园。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王金涛 潍坊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