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十五五” 共绘育人同心圆丨京津冀思政教师“同备一堂课” 跨学段衔接育时代新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22:05 1

摘要:11月14日清晨,滨海新区南益小学思政教师张洪峰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走进教室。今天,他要为五年级学生讲授一堂特别的思政课,课件里融入了昨天在京津冀集体备课会上获得的灵感和素材。“通过三地教师的共同研讨,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小学阶段扣好孩

津滨海讯(记者 岳立杰 王珍珠 戴枭翔 摄影报道)11月14日清晨,滨海新区南益小学思政教师张洪峰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走进教室。今天,他要为五年级学生讲授一堂特别的思政课,课件里融入了昨天在京津冀集体备课会上获得的灵感和素材。“通过三地教师的共同研讨,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小学阶段扣好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课后,他望着教室里认真听讲的孩子们说,“孩子们眼中的光亮,就是思政课最好的回响。”

如何为即将启航的“十五五”新征程培养栋梁之材?怎样让思政课在不同学段有效衔接,为学子们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2025年11月13日,一场以“锚定‘十五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举行。这场活动既是对“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的集中检阅,也是站在“十五五”规划新起点,面向未来育人使命的一次协同创新。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滨海新区在“十四五”期间大胆开辟思政课改革“试验田”,探索出一系列可感可知的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成果。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我们充分挖掘本地与京津冀特色育人资源精准对接,打造‘背包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我们还组织跨区域集体备课,共享雄安白洋淀生态思政、北京红色资源等教学案例;在校馆协同上,用好专业讲解员资源,联合场馆推行‘双师备课制’,做深‘滨小宣’思政品牌,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包。”

在备课会现场,记者采访了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马建军。他表示:“这次集体备课会,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政治任务,也是落实‘十五五’教育规划部署、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马建军副局长进一步阐释,“我们要通过集体备课,学深悟透全会精神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回答好‘怎么进’‘如何教’的问题,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生动教案。”他在采访中还特别强调了教学转化的关键:“全会精神的教学转化,要把握‘一体化’与‘特色化’两个关键词。要遵循‘小学启蒙道德情感、初中打牢思想基础、高中提升政治素养、大学强化使命担当’的梯度要求,对同一主题进行分层设计。”谈及资源赋能,马建军表示,“我们要善用区域资源宝藏,打破学科与阵地壁垒,将全会精神核心要义与京津冀特色育人资源精准对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实现‘课堂小场景’映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实践’。”

记者在集体备课现场看到,作为核心环节的微课展示,各学段思政教师代表生动展现了各学段如何用“身边事”讲“大道理”。小学课堂播撒“梦想的种子”;初中课堂点燃“奋斗的引擎”;高中课堂构筑“理性的基石”;大学课堂则更加强化“使命的担当”。这样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分享,是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联合推动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缩影。据介绍,今年以来,三地已举办多场类似的跨区域集体备课活动场,覆盖大中小学思政教师数万余人次,同时合力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包,形成了大学引领、中学深化、小学启蒙的思政教育新格局。“在‘十四五’期间,我们探索出‘共研、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教研模式。”新区教体局宣传教育室副主任杜金强介绍说,“本次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备课会,同时进行了三地沉浸式实践教学展示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代发展的伟大成就,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汲取成长的营养。”

从困扰教师的“各唱各调”,到协同创新的“同频共振”,再到育人实效的“步步登高”,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是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京津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牵头学校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李彬表示,今后将依托滨海新区等实践基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挖掘区域特色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在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育人实效上持续发力,用“绣花功夫”打磨思政金课,让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衔接得更自然、更有效。

从蓝图到实践,从探索到深化,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正以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为薪火,点燃学子们的理想之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硬件的提升,更需要在育人方式上进行创新突破。从‘十四五’的探索破题,到‘十五五’的深化拓展,我们脚下的路越来越清晰。”滨海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后,三地将会以打造“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体系为目标,打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师资共育的组合拳,以协同聚力,筑牢育人“共同体”。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成为滋养学子们成长的最好营养剂,激励他们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华章。

来源:津滨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