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财富展示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民众对财富来源的合法性以及富人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敏感。
近日,某00后新星演艺者在社交媒体上晒“天价耳环”奢侈品,迅速引发了广泛争议。
而姚二公主却以“挤地铁”、“穿平价衣”的接地气形象频频获得公众好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财富展示方式,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民众对财富来源的合法性以及富人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敏感。
“不反感有钱,但反感钱来路不明”。
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了十万以上的点赞,这代表 了大众对待财富的核心逻辑。在中国,民众对财富的包容性取决于两个关键点:
一是财富是否合法所得;
二是财富是否被用来获取特权。
某00后新星演艺者,作为一名新人演员,她的高消费行为与其公开的演艺收入水平大相径庭,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背后金主”和“行业潜规则”等问题。
反观姚二公主,尽管出身于千亿家族,但她所塑造的“打工人”形象以及放弃家族企业继承权的选择,符合公众对于财富谦抑性的期待,从而赢得了好评。
社会学者指出,在贫富差距问题较为敏感的当下,公众对炫富现象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对社会流动性的焦虑。当普通百姓辛勤工作难以实现基本的置业目标,而少数人却能凭借资源垄断迅速致富时,这种朴素的不公平感便会迅速蔓延。
例如,一些企业家如曹、任等人因高调捐资助学而获得了网民的尊重,而某些“权贵子女”因不当行为触发的舆论反噬则说明了公众对“原罪财富”的零容忍态度。
清华大学传播学教授分析认为,新一代年轻人崇尚“凭本事赚钱”的价值观。
姚通过低调的生活方式消除了公众对其享有特权的疑虑,而某00后新星演艺者等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与财富相匹配,就很容易被贴上“浮躁”的标签。
明眼一看,当下民众并非“仇富”,而是“仇不公”。
社会监督机制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审计工具,可能正是中国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让合法和干净的财富受到尊重,让非法和不干净的财富无处藏身。
本文观点不征对个体,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予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