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娃这次月考掉了5名,我一宿没睡,是不是报的补习班不够?”
凌晨3点,闺蜜发消息:“娃这次月考掉了5名,我一宿没睡,是不是报的补习班不够?”
我回她:“你记不记得咱妈说过,每个娃都是带着‘口粮’来的?”
其实当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爱”活成了“控制”——
总觉得要给娃铺好每一步路:选“有前途”的兴趣班,逼他考“稳定”的专业,连找对象都要卡着“门当户对”的标准。
可别忘了:孩子是个完整的生命,不是你人生剧本的“续集演员”。
你那点“过来人的经验”,在他的人生里,可能只是过时的“参考案例”。
过度操心的本质,是不信“因果”:
你怕他摔跟头,所以替他绕开所有坑,却忘了摔过的疼才是他的铠甲;
你怕他走弯路,所以攥着他的手往前拽,却没看见他自己想走的那条路,藏着他的天赋。
真正的父母,是做“引路人”不是“掌舵者”:
早餐时听他瞎聊学校的八卦,是“陪伴”;
他选错社团时说“试试呗,不行咱再换”,是“引导”;
哪怕他考砸了,递杯热牛奶说“下次咱再努力”,是“播种善因”。
至于结果?
就像春天播了种,你浇了水、松了土,剩下的交给阳光和时间就好。
他会成为医生还是画家,会留在你身边还是远走他乡,都是他自带的“口粮”里写好的答案。
最后想说:
当你放下“必须让他活成我想要的样子”的执念,反而会看见:
那个你总担心长不大的孩子,早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长出了属于自己的翅膀。
来源:萌宝故事放映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