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B病区在中南大学湖南省肿瘤医院宋达疆、李赞教授团队的协助下,历时10小时成功再次实施了“乳房外科天花板”手术——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同期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自体组…
近日,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B病区在中南大学湖南省肿瘤医院宋达疆、李赞教授团队的协助下,历时10小时成功再次实施了“乳房外科天花板”手术——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同期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自体组织乳房重建联合淋巴脂肪组织瓣移植术,不仅清除乳腺恶性肿瘤,还让患者重获“有血有肉”的自然乳房,同时解决了因淋巴结清扫导致的上肢水肿问题,加之自体皮瓣移植实现的腹部赘肉切除塑形和脐整形等“附加功能”,可谓“一举多得”,一台手术实现了肿瘤治疗功能与美观的多重康复!
2023年8月,43岁的李女士(化姓)因乳腺癌做了左侧乳房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原本,术后李女士还要进行“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但因心理上的原因,李女士并未遵医嘱坚持术后的规范治疗。
不幸因此发生!今年,李女士因“右乳肿物”赴呼和浩特市就诊,再次被确诊为乳腺癌,是临床上少见的双侧乳腺癌!除了右乳的新发病灶外,左乳术后也复发了,且双侧均有腋下淋巴结转移。
“从患者的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看,右乳新发癌考虑为HER2阳性型,左乳还是Luminal B型,是复发病灶,综合评估后我们制定了化疗+靶向治疗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B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朱敬军介绍,李女士的病情确诊后,曾赴北京、天津等地就诊,多方咨询、反复斟酌后,最终决定在包头市肿瘤医院就诊。
“患者还年轻,只有43岁,不想因疾病抱憾缺失乳房,决定手术的同时用自体组织重塑乳房。”朱敬军教授介绍,李女士的病情不适合再次保乳,考虑到其强烈的乳房重建需求和尽可能减少出现术后双上肢水肿等并发症,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新辅助治疗后进行双侧乳腺癌根治+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乳房重建+双侧腋下淋巴脂肪组织瓣移植手术的治疗方案,即同期进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切除腹部多余的皮肤和脂肪组织移植到胸部,再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精细吻合。这一手术因技术含量高、手术复杂,在业内被誉为“乳房外科手术的天花板”,是乳房整形重建术中的巅峰之作。
同期手术,实现根治和塑型双重康复这是国内少数部分医院才能开展的乳腺界天花板级手术。
经过6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显示效果很好,手术时机成熟!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术前,朱敬军团队为李女士进行了全面评估。通过CTA血管造影,确认李女士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条件良好,腹部有足够的脂肪容量,且癌症无复发转移迹象,身体状况能耐受长时间手术。而这些,都是开展此项手术的关键前提。
朱敬军介绍,DIEP乳房重建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用自身组织修补较大的皮肤缺损和组织缺损,且对腹部肌肉损伤极小,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腹壁结构。“术中,我们需要从患者下腹部取带有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的皮肤和脂肪组织,进行精准塑形后移植到乳房缺损处,再通过显微镜下的精细操作,让重建的乳房获得稳定血液供应,实现‘有血有肉’的自然效果。”朱敬军表示,因术中要清扫腋下淋巴,为避免术后李女士双侧患肢的淋巴水肿问题,术中还联合了“淋巴脂肪组织瓣移植术”,希望重建上肢回流受损伤的淋巴系统,“这相当于为堵塞的‘淋巴通道’重新开辟新通路”,能促进术后的组织液循环,避免淋巴水肿!
同时,腹部脂肪组织切除后,还可实现腹壁整形、收腰瘦身的效果。
一次手术同时解决双侧乳腺病灶切除、双侧乳房重建、术后患肢淋巴水肿、腹部塑形四大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手术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宋达疆、李赞教授团队的协助下,历时10小时成功完成。术后病理提示,李女士左乳无肿瘤细胞残留,右侧仅一个腋下淋巴结残余肿瘤细胞,说明术前新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如今,术后一个月的李女士恢复良好,未出现手臂水肿问题,同时,重新塑造的乳房手感柔软、形态自然。乳房重建手术不仅让李女士避免了肿瘤细胞的伤害,还保留了其女性特征的完美体态,重拾自信和尊严,极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乳房重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更多不能保乳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朱敬军教授表示,乳房重建不仅是外观修复,更能帮助患者重建心理自信,减少术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至今,我们团队已经开展了40余例乳房自体重建手术,技术成熟,我们希望更多像李女士这样的患者,在战胜癌症后能重新拥抱完整美好的人生。”
撰稿:乌 兰 编辑:马艳红
一校:朱敬军 二校:刘雨婷三校:马艳红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