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关系又降温!俄无限期禁令生效,民间交流恐受重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6:47 1

摘要:11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直接官宣了个大消息,因为日本的“反俄政策”,要对30名日本籍人士推行无限期入境禁令,还把具体名单给公之于众了。

11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直接官宣了个大消息,因为日本的“反俄政策”,要对30名日本籍人士推行无限期入境禁令,还把具体名单给公之于众了。

这事儿一出来,国际上不少人都在议论,日俄这本来就紧张的关系,怕是要更僵了。

名单里的人覆盖得还挺广,不是单一领域的针对性措施。

政府层面有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北村敏弘,这位可是经常在公众面前代表日本外交发声的人物。

学界那边更让人意外,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北海道大学这些日本顶尖高校里,研究俄罗斯的专家全被列进去了,像小泉优、广濑洋子这些教授,都是俄罗斯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

媒体方面也没落下,《每日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这些主流报纸,还有共同通讯社、TBS电视台的一线记者,都出现在了受限名单里。

一次把政府官员、高校学者和媒体记者三类人都纳入禁令,俄方这次的反制力度确实比之前大了不少。

其实这不是俄方第一次用入境禁令回应日本了,之前俄方就针对日本政界、商界人士出过类似措施,只是那时候覆盖范围没这么广,主要集中在直接参与政策制定和经济合作的人群。

本来以为禁令只是针对那些直接推动反俄政策的官员,后来发现连研究俄罗斯的学者和报道相关新闻的记者都没放过,这说明俄方对日本的不满,已经延伸到了学术交流和舆论传播领域。

俄方这次的操作,说白了就是对日本长期以来的“反俄政策”做集中回应。

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一直跟着西方阵营对俄实施制裁,还不断向乌克兰提供人道和军事相关援助,公开批评俄方的“特别军事行动”。

这些操作俄方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前的多次禁令已经释放过信号,但显然日本没做出俄方满意的调整。

如此看来,这次扩大禁令范围,就是想告诉日本,不管是政界、学界还是媒体,只要参与到反俄的行列里,就可能付出相应代价。

这种“精准打击”式的禁令,其实也是在给日本划红线。

俄方要让日本清楚,反俄行为不会只影响官方互动,还会波及民间交流的各个层面。

这种连坐式的反制虽然直接,但能不能达到俄方想要的效果,还真不好说。

毕竟学术和媒体领域的交流,本来是促进两国相互了解的桥梁,现在把桥梁拆了,双方的误解可能会更深。

不过日俄之间也不是完全没话说,双方在一些核心问题上还有对话的意愿。

就拿北方领土问题来说,这可是困扰两国几十年的老难题了。

10月下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公开说过,日本政府还在致力于解决北方领土问题,希望能和俄罗斯缔结和平条约。

要知道,日俄因为这个领土争议,二战结束后一直没正式缔结和平条约,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核心症结。

对于日本的这个提议,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也给出了回应。

他说俄方欢迎缔结和平条约,也支持这方面的努力,但条约得基于双方都认可的条件,尤其是现在的国际安全局势不能不考虑。

很显然,这话说得很实在,没有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和平条约也只是空谈。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日俄在两个核心分歧点上一直没达成共识。

北方领土问题上,日本想要收回所谓的“北方四岛”,而俄罗斯实际控制着这些岛屿,并且把它们视为自身安全的重要屏障,不可能轻易让步。

再加上对乌政策的对立,日本跟着西方制裁俄,俄方自然不可能在领土问题上做出妥协。

这两大分歧就像两座大山,横在日俄关系中间,短期内根本看不到缓和的迹象。

这次俄方的禁令,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民间交流了。

之前日俄的学术合作还挺频繁,不少日本学者会去俄罗斯做研究,俄罗斯的学术资源也会向日本开放。

现在这些学者被禁止入境,联合研究、学术会议这些合作肯定没法继续了。

媒体记者被禁也一样,以后日本媒体很难获得俄罗斯的一手新闻素材,俄罗斯的声音也很难通过日本主流媒体传递给日本民众。

搞不清的是,在有对话意愿的情况下,这种禁令会不会让本来就紧张的关系更难缓和。

毫无疑问,民间交流断了,双方的误解可能会更多,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总的来说,俄方11月11日推出的无限期入境禁令,是对日本反俄政策的强硬回应,也让日俄关系再添变数。

北方领土问题悬而未决,对乌政策又严重对立,再加上这次禁令对民间交流的冲击,日俄想缔结和平条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双方会不会有新的互动,能不能找到缓和关系的突破口,还得接着关注。

毕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双方都有诚意,说不定还有转机。

来源:曦言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