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铁成,2002年底进入乐山晚报成为晚报记者以来,在晚报、日报的新闻报道的一线工作了十年。在这期间,他先后担任记者、编辑、责任编辑及主任助理等职务,在乐山晚报、乐山日报、三江都市报采写刊发有关乐山大佛旅游、修缮、文化等新闻报道和其他文章数十篇,2012年,他来
于铁成与金庸合影
于铁成,2002年底进入乐山晚报成为晚报记者以来,在晚报、日报的新闻报道的一线工作了十年。在这期间,他先后担任记者、编辑、责任编辑及主任助理等职务,在乐山晚报、乐山日报、三江都市报采写刊发有关乐山大佛旅游、修缮、文化等新闻报道和其他文章数十篇,2012年,他来到乐山广播电视台,也多次参与乐山大佛的宣传工作。
2004年7月,谢老到乐山为收山电影《江湖祭》选外景,此后老人家到乐山挑选演员、拟拍乐山大佛,并且为乐山竞争“中国魅力城市”充当形象代言人,与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7月11日,时值盛夏,烈日炎炎中,为自己收山电影《江湖祭》选景的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先生在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严福昌和乐山市文化局负责人等陪同下,抵达犍为县罗城镇,本报记者作为乐山本地媒体工作者随同独家采访。记得当时气温甚高,汗水湿衣,但老爷子脚步不停,兴致极高。
罗城古镇是乐山著名景点,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1628年)。“船形街”的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谢晋一行到达时,“凉厅子”里当地居民正在演唱川剧,自娱自乐,热闹非凡。谢老对此颇感兴趣,不顾舟车劳顿,急着上前侧耳听戏。
镇子中间有个高14米、宽9.5米的古旧戏台更是引起了老人家的极大关注。时年81岁的谢晋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拍过很多戏台的戏,如鲁迅先生《社戏》里的水戏台,也有富家大院里的旱戏台,唯独没有像罗城这样连接着整条古街的古戏台。说着,老人家带领大家一起攀着梯子上了戏台,还像小孩子一样跳了好几下,之后他说:“看来这戏台的楼板很结实,拍摄(《江湖祭》)的时候正好派上大用场。”谢老表示,戏台可用在《江湖祭》里最重要的一场戏“劫法场”里,而整个“船形街”,更是要“重用”。
2004年11月中旬,谢晋先生再次来到乐山,记者继续随同采访。这一次,老爷子特意对乐山大佛进行了研究,萌发了用电影的手段重现大佛建造史的念头。11月23日,市文化局邀集了部分乐山大佛研究人员及文化界人士座谈,谢晋先生在座谈会上激动地说,他被乐山大佛深深地震撼了,特别是大佛90年的建造历史,更是绝无仅有,堪称世界奇迹,令人目瞪口呆!
老人家当场提出,希望用数年时间,将乐山大佛的开凿史搬上银幕,让乐山大佛建造历程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令全世界观众为之“目瞪口呆”。他还向参与座谈的乐山本土学者发出邀请,希望由“乐山人自己来写剧本”。
2004年8月中旬,应乐山市委、市政府邀请,谢晋再次来乐,为我市竞争“2004年度中国魅力城市”充当形象代言人。
当年8月27日下午,在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著名电影导演谢晋作为乐山“中国魅力城市推荐人”,在回答主持人提出“您为什么要推荐这座城市”的问题时,他真诚地说:“因为我与乐山渊源深厚,我喜欢乐山,举世无双的乐山大佛、一代文豪郭沫若、壮美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都是我推荐乐山的理由!”
在与谢老的多次接触中,记者了解到,他是一位真资格的球迷。2004年7月,老人家到乐山为《江湖祭》选外景和演员。结束工作后,入住宾馆的谢老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后,和记者拉起了家常。当他得知记者也是球迷后,非常高兴,当即提出要记者陪他观看足球比赛电视转播。
记得当时电视转播的好像是美洲杯足球比赛,老人家看得十分专注,并且不断和记者谈论比赛中的球员和技战术,显得十分内行。
谢晋在乐期间,本报记者还充当了他的“导游”,沿途为他介绍乐山的景点和大街小巷的渊源掌故以及传统美食。正是听了记者的介绍,谢老有一次还兴致勃勃地专门品尝了跷脚牛肉。
来源:老何话乡贤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