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北汪村生姜种植基地,农户正抢抓农时进行采收。翻挖、除叶、装筐有序进行,刚出土的生姜块头肥硕、色泽鲜亮。田埂边,分拣、装箱工作也同步开展,随后,新鲜的生姜将发往各地市场。
日前,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北汪村生姜种植基地,农户正抢抓农时进行采收。翻挖、除叶、装筐有序进行,刚出土的生姜块头肥硕、色泽鲜亮。田埂边,分拣、装箱工作也同步开展,随后,新鲜的生姜将发往各地市场。
“今年种植生姜40亩,亩产约7000公斤。山东等地的客商直接到地头收购,收益相当可观。”种植户张建茹介绍。
据了解,目前,以北汪村为中心的生姜种植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全镇种植面积3000余亩。北汪村配套建设了恒温库,实现错峰储存和销售,既解决了储存难题,又提升了农户收益。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外地批发市场建立稳定合作,实现订单化销售。
同样,在该区南董镇东四公村,该村种植的铁棍山药迎来集中采收,田间地头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这些山药不仅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健康食品,更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种植户魏建营说,他们的山药不愁销路,已经远销四川、江苏等地,与保定的大型农产品市场也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近年来,藁城区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生姜、铁棍山药等特色产业,通过政策倾斜、技术帮扶等举措,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升级。(记者 刘立芳)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