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6日的夜空,新疆上演了一场"科幻大片"!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三地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间抬头望天,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一个亮度堪比月亮的神秘"双扇发光体"悬浮在夜空中,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三地相距最远达700公里,却
2025年5月16日的夜空,新疆上演了一场"科幻大片"!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三地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间抬头望天,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一个亮度堪比月亮的神秘"双扇发光体"悬浮在夜空中,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三地相距最远达700公里,却几乎同时目击到这一现象!
这到底是外星访客的飞行器,还是有什么科学解释?是天文奇观还是人造物体?随着视频和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各种猜测也层出不穷。有人坚信这是UFO造访地球的铁证,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某种自然现象或人造物体。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揭开这个横跨新疆三地的"双扇发光体"之谜!
"当时我正和朋友从昌吉回乌鲁木齐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个超亮的物体,差不多和月亮一样亮!起初我们还以为就是月亮,但后来它变形了,变成中间是圆形,上下扇子形状的亮点。"这是新疆乌鲁木齐网友发的帖子。
据他所述,这个神秘的发光体开始飞行得很缓慢,他们甚至开车追了一会儿,想要看个究竟。然而,几分钟后,这个发光体突然加速,几秒内就消失在了夜空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而在同一时间,距离乌鲁木齐数百公里外的阿勒泰地区,另一位网友也目击到了类似的景象。具体时间是5月16日晚10点55分左右,他注意到天空中出现了不明飞行物,并用手机拍摄了将近一分钟,直到该物体渐渐消失不见。
"那个东西真的太亮了,在夜空中特别显眼。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看起来就像两个发光的大贝壳扣在一起。"伊犁地区的目击者也看到了,并发帖道,"最奇怪的是,它一开始慢悠悠地飞,后来突然提速就看不见了,而且全程没有任何声音。"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个地区相距甚远——乌鲁木齐到伊犁约400公里,乌鲁木齐到阿勒泰约700公里,但目击者们记录的时间却高度重合,都在晚上10点50分到11点之间。这意味着什么?一个物体如何能在几分钟内横跨数百公里?还是说,这是三个不同的物体同时出现?
有趣的是,这并非新疆地区首次出现类似现象。据多位网友反映,今年4月12日,也有人在新疆上空看到过类似的不明飞行物,同样是球状或双扇形,在夜空中发出明亮的光芒。这种周期性的出现更加剧了人们的好奇和猜测。
面对这一神秘现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气象部门没有关注到该不明飞行物,也不清楚其具体信息。不过可以排除的是,这不是发射的气象卫星,因为气象卫星肉眼通常很难观测到。阿勒泰气象局还补充说,无人机飞行需提前申请许可,因此这种可能性也较低。
那么,这个横跨新疆三地的"双扇发光体"究竟是什么呢?
别急着联系外星人大使馆!经过航天专家的分析,这个神秘的"双扇发光体"很可能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解释——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在轨道上进行的钝化操作。
什么是火箭钝化?简单来说,就是火箭在完成任务后,为了避免在轨道上爆炸而威胁到其他航天设备、产生太空垃圾,会主动排空剩余燃料和高压气体的安全操作。这个过程中排出的气体会形成巨大的冰晶云,在阳光照射下从地面看就像发光的扇形光带。
根据航天爱好者的追踪,北京时间5月16日21时43分,SpaceX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使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StarLink G15-5卫星。这次发射的时间点与新疆三地目击现象的时间非常吻合——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这枚火箭的二级就会飞行到新疆上空,并在那里进行钝化操作。
实际这种双扇形的图形在近5年全球各地常见到,它有时会继续旋转,变成更暗的螺旋形。这通常是火箭发动机在大气之上排放推进剂造成的。包括2025年3月在英国南威尔士、4月在美国德州西南部以及2024年6月在德国维滕贝格拍摄到的类似现象,都被证实是火箭钝化造成的。
那为什么类似事件经常出现在新疆?这是因为地球上与新疆正对着的地方正好是南太平洋,所谓航天器的坟场。高中物理曾经讲过,想要降低近地点,需要在远地点减速,所以航天器如果要受控坠落南太平洋,就会在新疆上空点火减速,随后排放推进剂钝化。"
这种解释也能完美解答为何三地同时看到——因为火箭钝化发生在距地面约100-120公里的高空,在这个高度上,数百公里范围内的观察者都能看到同一个现象,就像我们能从不同城市看到同一个月亮一样。
至于目击者描述的"突然加速消失",专家解释这可能是由于推进剂排放完毕后,气体云迅速扩散变淡,从地面上看就像物体突然加速飞走了。而且,由于火箭在轨道上的速度本来就很快,约每秒7-8公里,当它改变角度或进入地球阴影区时,也会给观察者造成"突然消失"的错觉。
有趣的是,这种"礼尚往来"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罕见。就在5月17日,我国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其上面级在美国上空进行钝化时,也被美国民众误认为是UFO,引发了类似的讨论热潮。
虽然"双扇发光体"有了合理的科学解释,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继续讨论和猜测。在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网友质疑火箭钝化的解释,认为这无法解释物体的"突然加速"。有网友提出疑问:"说火箭助推器的解释下为什么突然加速呗。火箭脱落的二级能突然加速?哪怕一级火箭加速能有这个速度?"
这种质疑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面对未知的天空现象,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更神秘、更戏剧性的解释,而不是相对平凡的科学答案?
其实人类天生就对未知和神秘充满好奇,这是我们作为物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质。当我们看到无法立即解释的现象时,大脑会自动寻找可能的解释,而那些与我们已有知识和文化背景相符的解释往往更容易被接受。在现代流行文化中,外星人和UFO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成为解释不明天象的首选之一。
此外,认知偏差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确认偏误让我们更容易接受那些支持我们已有信念的证据;而锚定效应则让我们难以从最初的判断中跳脱出来。如果我们一开始认为看到的是UFO,那么后续的观察和思考都会不自觉地向这个方向靠拢。
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放大了这种效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些更具戏剧性、更能引发情绪反应的内容往往获得更多关注和传播。"新疆三地同时目击UFO"显然比"火箭钝化造成的大气现象"更能吸引眼球和点击。
历史上,人类曾将无数自然现象误认为超自然力量或外星访客的证据。从古代的日食、彗星被视为神灵显现或灾难预兆,到现代的气象气球、飞机尾迹被误认为UFO,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许多曾经的"神秘现象"都找到了合理解释,但新的未知总会不断出现,继续挑战我们的认知边界。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UFO目击都能用已知科学解释,或者说外星文明的存在就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也许,这正是这类天象事件最大的意义所在——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如何发达,这个世界仍有无数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理解。而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或许比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
来源:李将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