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我国外卖骑手群体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60%,快递行业青年从业者也接近半数。这一现象引发了不少人的疑问:明明掌握一门技术能安稳立足,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偏偏选择送外卖、送快递这种“体力活”?
打开外卖软件,半小时内美食上门;点开快递APP,下单的商品隔天送达。如今,外卖员、快递员已成为城市里最忙碌的群体,而其中年轻人的占比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我国外卖骑手群体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60%,快递行业青年从业者也接近半数。这一现象引发了不少人的疑问:明明掌握一门技术能安稳立足,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偏偏选择送外卖、送快递这种“体力活”?
其实,年轻人的选择从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现实压力下的理性权衡,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考量。
门槛低、见效快,是年轻人的“生存缓冲”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送外卖、送快递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低门槛+快回报”。当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普通岗位招聘动辄要求学历、经验,而技术岗位不仅需要专业背景,还得经过长期培训。
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往往既没有攒下积蓄,也没有过硬的技能背书。他们急需一份能快速入职、快速赚钱的工作来解决温饱问题。送外卖、送快递无需复杂面试,只要身体健康、会用智能手机、熟悉路线,最快当天就能上岗,次月就能拿到稳定收入。
反观学技术,不仅要投入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期间没有收入,还得承担学费、生活费等成本。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年轻人来说,“先活下去”比“长远发展”更迫切。就像一位外卖骑手所说:“我也想学家电维修,但培训要半年,这半年房租和吃饭都成问题,送外卖至少能马上赚到钱。”
这种“短平快”的就业选择,本质上是年轻人应对现实压力的“缓冲方案”。他们不是不想学技术,而是在生存压力面前,不得不先选择一条最容易走的路。
技术学习“投入高、风险大”,让人望而却步
很多人觉得“学技术不难”,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首先是学习成本高,靠谱的技术培训课程动辄几千上万元,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笔费用并不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技术行业更新迭代快,今天热门的技术,可能几年后就面临淘汰。比如前几年热门的平面设计,如今因AI工具的普及,入门岗位竞争白热化;曾经吃香的手机维修,也因手机质量提升、换新成本降低,市场需求逐渐萎缩。
年轻人担心的是:花了时间和金钱学完技术,不仅可能找不到对口工作,还得面临“二次学习”的压力。相比之下,送外卖、送快递虽然辛苦,但行业需求稳定——只要城市有人点餐、有人购物,就需要骑手和快递员。这种“确定性”,在充满变数的就业市场里,成了难得的安全感。
此外,技术岗位的“晋升天花板”也让不少年轻人犹豫。很多技术工种看似稳定,但薪资涨幅有限,想要晋升还需要人脉、资历等多重因素。而送外卖、送快递的收入相对透明,多劳多得,只要肯吃苦,月入过万也并非不可能,这种“付出就有回报”的模式,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工作自由、压力单一,逃离“职场内耗”
在年轻人眼里,送外卖、送快递的“自由”,是传统技术岗位难以比拟的优势。传统技术岗位大多需要坐班,遵守严格的考勤制度,还要应对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绩效考核压力。
而骑手和快递员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只要完成配送任务,就能自主安排休息时间。对于不想被“996”束缚、厌倦职场内耗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自己说了算”的工作模式极具吸引力。他们不用看领导脸色,不用参与办公室斗争,工作的核心只有“接单-配送-完成”,压力单一且直接。
一位从工厂技术岗转行送外卖的年轻人说:“以前在工厂修机器,不仅要按时上下班,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稍微出点错就被批评。送外卖虽然累点,但没人管我,赚多赚少全看自己,心里更踏实。”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背后是年轻人对工作体验的重视。他们不再满足于“有份工作”,更希望工作能带来尊严和舒适感,而送外卖、送快递恰好满足了这一点。
认知偏差+机会成本,让技术学习“被忽视”
除了现实因素,认知偏差也影响着年轻人的选择。很多年轻人对“技术工种”的印象还停留在“脏、累、没前途”,觉得学技术就是进工厂、修机器,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
相比之下,送外卖、送快递虽然也是体力活,但能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工作场景更丰富,还能通过手机接单、导航,显得更“现代化”。这种认知上的差异,让不少年轻人下意识地排斥技术学习。
同时,机会成本的考量也让年轻人犹豫不决。学技术需要长时间专注投入,期间无法兼顾赚钱,对于急于改善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耽误赚钱”的机会成本太高。他们觉得,与其花几年时间学技术,不如先送外卖赚点钱,等有了积蓄再做打算。
但现实是,送外卖、送快递的工作强度大、职业寿命短,大多是“青春饭”。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收入会逐渐减少,而此时再想回头学技术,不仅精力不足,还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这种“短期获益、长期吃亏”的选择,本质上是年轻人在信息不对称下的无奈之举。
不是拒绝技术,而是需要更“接地气”的选择
其实,年轻人并非排斥技术,而是排斥“高成本、高风险、不实用”的技术学习。如果有门槛低、见效快、市场需求旺的技术培训,很多年轻人依然愿意尝试。
比如近年来,短视频剪辑、直播运营等“轻技术”越来越受欢迎,不少外卖骑手、快递员在工作之余,会自学相关技能,希望能转型到更稳定的岗位。这说明,年轻人并非没有长远规划,只是需要更贴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路径。
社会各界也应该反思: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学技术?是不是技术培训的费用太高、周期太长?是不是技术岗位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没有竞争力?是不是对技术工种的宣传和认可不够?
想要让年轻人主动学技术,不能只靠“说教”,更要拿出实际行动:降低技术培训的门槛和成本,推出更多短期、实用的培训课程;提高技术岗位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对技术工种的正面宣传,改变年轻人的认知偏差。
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学技术,从来不是“好吃懒做”,而是现实压力下的理性选择。我们不必指责他们“目光短浅”,而应该理解他们的无奈与挣扎。
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拥有稳定的未来,只是他们需要更公平的机会、更实用的路径、更温暖的支持。当技术学习变得“接地气”,当技术岗位变得“有吸引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拿起工具、钻研技术,用技能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而对于那些正在送外卖、送快递的年轻人,我们也应该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他们用汗水撑起了城市的便利,也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打拼。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每一个为生活奋斗的人都值得点赞。
来源:清秀林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