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极右翼领袖语出惊人:称俄“纯洁如白莲”,却把矛头指向波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14:18 1

摘要: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克鲁帕拉,在德国公共电视台ZDF的节目上,说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话: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对德国不构成威胁。

柏林传来一个消息,让整个欧洲都倒吸一口凉气。

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克鲁帕拉,在德国公共电视台ZDF的节目上,说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话: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对德国不构成威胁。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剑指波兰——这个北约盟友、欧盟成员国,反而"可能对德国构成威胁"。

理由呢?波兰拒绝引渡一名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乌克兰公民。

这番言论一出,德国政坛炸了锅。

克鲁帕拉在节目中说得斩钉截铁:"普京没有对我做任何事。目前认为俄罗斯对德国没有任何威胁。"

主持人马库斯·兰茨显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道:"波兰和俄罗斯一样危险?"

克鲁帕拉点点头:"任何国家都可能对德国构成威胁。以波兰为例,他们拒绝引渡那个被怀疑破坏北溪管道的人。波兰也可能对我们构成威胁。"

这话说得,简直是把整个欧洲的外交礼仪踩在脚下。

要知道,波兰可是德国在北约和欧盟的重要盟友。2025年以来,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两国在防务合作上本该携手共进。如今克鲁帕拉这番话,无异于当众打脸。

更让人玩味的是时间点。就在今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刚刚裁定,拒绝将那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给德国。波兰总理图斯克还公开表态:"起诉或引渡这名嫌疑人,不符合波兰国家利益。"

他甚至直言不讳:"北溪管道的问题不在于被炸毁,而在于当初被建造。"

这等于是告诉全世界:炸得好!

更有意思的是,选择党内部,正在上演一出"宫斗剧"。

克鲁帕拉的搭档、选择党另一位联合主席爱丽丝·魏德尔,最近正忙着给党"洗白"。她试图软化党的激进形象,约束那些最公开亲俄的政客,甚至主动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核心圈层示好。

就在不久前,选择党部分政客计划前往俄罗斯索契参加金砖国家国际会议。魏德尔女士亲自出马,试图阻止这场"俄罗斯之行"。

金砖国家国际会议

她在联邦议院对记者说得很直白:"我们不应该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负担不起,也不想负担得起。"

但克鲁帕拉显然不买账。他在节目中为选择党议员访俄辩护,称"这种接触是必要的,以维持与莫斯科的对话"。

一个党内,两条路线。一个要向西靠拢,一个要向东倾斜。这种分裂,已经不是暗流涌动,而是明火执仗了。

德国中间派政客们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德国联邦议院情报监督委员会主席、保守派人士马克·亨里希曼直截了当地说:"俄罗斯显然正在议会中施加其影响力,尤其是在选择党内部,目的是进行间谍活动并获取敏感信息。选择党欣然接受普京的这种背叛行为。"

这话说得够狠。等于是把选择党定性为"第五纵队"。

克鲁帕拉当然不认账。他在节目中愤怒反驳:"他们指控我们一些他们永远无法证明的事情,这很卑鄙。"

但指控归指控,事实摆在那里。选择党的一些政客,确实与俄罗斯走得很近。克鲁帕拉本人就曾在2023年5月参加俄罗斯大使馆的胜利日招待会,还公开拒绝承认普京是战争罪犯。

去年,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德国议会发表演讲时,克鲁帕拉、魏德尔等选择党高层集体缺席。

泽连斯基

这些举动,在德国政坛引发了巨大争议。

必须承认,选择党这些年确实风生水起。

2025年2月的德国大选中,选择党获得了近21%的选票,成为联邦议院第二大党,拿下152个席位。虽然因为其他党派联合抵制,选择党最终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但其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

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今年10月的民调,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攀升至26%,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政党。

这个成立于2013年的年轻政党,凭借反移民、反欧盟、反精英的民粹主义主张,在东德地区尤其受欢迎。它抓住了德国普通民众对通货膨胀、能源价格飙升、移民问题的不满情绪,一路高歌猛进。

但问题是,选择党现在正在玩一场危险游戏

它一边试图进入主流政坛,一边又不肯与那些让它饱受争议的立场切割。它想要权力,又不想付出代价。

克鲁帕拉的这番言论,恰恰暴露了选择党面临的困境:是继续走极端路线,巩固基本盘?还是向中间靠拢,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从目前来看,党内两位主席都没有找到答案

克鲁帕拉这次拿波兰说事,其实戳中了欧洲的一个痛点

2022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在波罗的海海域发生剧烈爆炸。这起事件不仅切断了德国的廉价能源供应,更在欧洲引发了一场外交地震

近三年过去了,真相依然扑朔迷离。今年德国警方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其中一人在波兰被捕。但波兰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引渡,还当庭释放了嫌疑人。

波兰的立场很明确:北溪管道本来就不该建。它让德国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威胁了整个欧洲的安全。炸了就炸了,有什么好追究的?

这种态度,让德国既尴尬又愤怒。

管道被炸后,德国工业用气价格在2023年暴涨了53%,国家多支出了超过430亿欧元的能源成本。大量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关停或外迁。仅制造业就损失了约12.6万个就业岗位。

这笔账,德国人心里门儿清。

而克鲁帕拉现在把矛头指向波兰,恰恰迎合了一部分德国民众的情绪:我们被盟友背叛了。

站在更大的视角看,克鲁帕拉的言论,折射出的是欧洲内部日益加深的裂痕

西欧与东欧,对俄罗斯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法国等老牌西欧国家,曾长期奉行"以接触促改变"的对俄政策。而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始终对俄罗斯保持高度警惕。

俄乌冲突爆发后,这种分歧被放大了。东欧国家坚决支持乌克兰,西欧国家则在军援规模、制裁力度上犹豫不决。

如今,随着和谈可能性增加,欧洲内部的争吵恐怕会更加激烈。是继续制裁俄罗斯?还是恢复能源合作?是坚持支持乌克兰?还是寻求妥协?

选择党的崛起,恰恰说明:在德国,越来越多人对现行政策不满。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为乌克兰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和俄罗斯彻底翻脸。他们只看到,自家的日子越过越艰难。

而选择党,正是抓住了这种民意。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德国选择党防务发言人吕迪格·卢卡森批评克鲁帕拉的言论时说:"把波兰说成是威胁,这和政治毫无关系。波兰是北约伙伴,我们的军队紧密协同。"

这话说得在理。

但问题是,在民粹主义盛行的今天,理性的声音往往被淹没。情绪化的表态,反而更能引起共鸣。

克鲁帕拉的这番话,不管动机如何,客观上都在撕裂欧洲的团结。它给了俄罗斯可乘之机,也让德国的盟友们寒了心。

更重要的是,它暴露了选择党的本质:这不是一个建设性的政党,而是一个破坏性的力量。它善于煽动不满,却拿不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它批评一切,却不愿承担任何责任。

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是德国政治生态的一个危险信号。它提醒人们:当主流政党无法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时,极端势力就会趁虚而入。

这不仅是德国的问题,也是整个西方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柏林的这场风波,恐怕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环球时报2025年11月13日 德国选择党领导人称俄不构成威胁 反指波兰是威胁

2. 人民网2025年02月10日 德国两大党总理候选人辩论凸显诸多分歧

3. 新华报业网2024年08月26日 事发两年了,"北溪"管道爆炸真相仍未查明

4. 光明网2024年08月22日 "北溪"疑云:"真凶"浮现后的外交混战

5. 腾讯新闻2025年10月18日 波兰法院拒将"北溪"爆炸案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 匈牙利外长批评其为"丑闻"

来源:gb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