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坛震动!绿党改造案获极右翼力挺,百年合作默契崩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14:31 1

摘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方案能过,关键票居然来自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

基尔市议会最近出了件大事,直接让德国政坛炸开了锅。

绿党提的一个街道改造方案,投票结果7:6险胜通过。

本来是个普通的地方民生项目,没想到引爆了巨大争议。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方案能过,关键票居然来自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

这事儿放在德国政坛,简直跟捅了马蜂窝没区别。

要知道,二战后德国主流政党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坚决不跟极右翼玩到一块儿,这可是坚守了几十年的政治默契。

绿党自己也懵了,他们本来找的盟友是社会福利党和左翼党,加上自己的四名委员,按理说票数还不够。

社民党和基民盟的六个人全投了反对票,本来以为这方案要黄。

谁曾想,德国选择党的委员突然投了赞成票,这关键一票直接让结果反转。

德国选择党的立场跟绿党压根不是一路人,这个党派主打反移民、反欧盟,在德国政坛一直被主流阵营排挤。

绿党是搞环保和左翼政策的,两者的政治理念差了十万八千里。

本来想这就是个巧合,后来发现背后牵扯的是整个德国政坛的底线。

二战后,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刻在骨子里。

各主流政党都形成了"防火墙"政策,不仅不结盟,连投票合作都尽量避免。

2018年巴伐利亚州选举后,就算议会席位分散,主流政党也宁愿组联合政府,也不碰极右翼这个禁区。

绿党这边确实有点委屈,提出方案的绿党市议员雅妮・布洛多恩说,她跟基民盟、社民党磋商到最后一刻,一直想找传统盟友支持。

她坦言,从来没料到极右翼会帮自己。

换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都得慌神。

你本来想推进民生项目,结果突然被极右翼"蹭"了投票,这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但基民盟那边可不这么看,议员扬・沃尔法特直接在《基尔新闻报》上批评绿党。

他觉得,既然不想跟极右翼沾边,提前就该做好安排。

投票前完全能预判各种情况,现在出了这档子事,绿党难辞其咎。

社民党的反应更激烈,副主席恩里科・托卡尔直接说绿党越过了红线。

要知道,绿党和社民党、左翼党在基尔市是联合执政的。

现在因为一个投票,执政联盟内部直接闹起了矛盾。

本来想联合起来推进地方治理,结果反而因为这事儿产生了裂痕,属实有点得不偿失。

面对各方指责,绿党很快就认了错。

议会党团主席安克・厄特肯发表了正式声明,说绿党对此负全部责任。

她还特意提到,之前在会议间隙说过不当言论,现在向社民党和基民盟道歉。

绿党的道歉态度还算诚恳,他们反复强调,从来没想过跟极右翼达成共识,也不想抹黑盟友。

厄特肯还承诺,这种事以后绝不会再发生。

但道歉能不能解决问题,怕是要打个问号。

极右翼势力在德国的影响其实一直在扩大,最近几年,德国选择党在东德地区和北部城市的支持率慢慢上升。

2022年萨克森州某个城市的议会表决中,他们就曾用关键票影响过法案通过,当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如此看来,基尔市的这起事件不是个例。

它暴露了德国政坛的一个大难题,地方议会党派越来越多,小党派的关键票越来越重要。

主流政党想推进民生项目,又要坚守不跟极右翼合作的原则,两者很难平衡。

我觉得,绿党这次大概率是真的疏忽了。

他们一门心思推进街道改造,想改善当地交通和环境,没料到极右翼会突然插一脚。

但话说回来,作为老牌政党,提前预判投票风险是基本操作。

这次没做好预案,确实该担责任。

基民盟和社民党的愤怒也能理解,他们担心的不是一个改造方案,而是极右翼的渗透。

一旦主流政党开始接受极右翼的投票支持,慢慢就可能打破禁忌。

这种口子一旦撕开,想再合上就难了。

现在绿党除了道歉,还暂停了改造方案的后续推进,重新跟盟友磋商。

他们想通过这些动作修复关系,但执政联盟的裂痕没那么容易弥合。

毕竟信任这东西,破坏起来容易,重建可就难了。

放眼整个欧洲,极右翼势力抬头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

法国主流政党联合抵制国民联盟,荷兰通过立法限制极右翼合作。

每个国家都在想办法应对,但效果各不相同。

德国的情况更特殊,因为历史原因,他们对极右翼的警惕性比任何国家都高。

这次基尔市的事件,给所有主流政党提了个醒。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既要做好实务工作,又要守住原则底线,需要更细致的规划和更默契的合作。

民主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坚守核心原则,德国政坛这次的风波,虽然是个意外,但也未必是坏事。

它让各政党重新思考,如何在现有规则下,既不被极右翼影响,又能顺利推进民生项目。

未来,德国议会可能会优化表决机制,建立更完善的预警系统。

主流政党之间也会加强沟通,避免类似的意外发生。

毕竟对民众来说,他们关心的是街道能不能改造,生活能不能变好。

但对政党来说,坚守政治底线,才能赢得长期的信任。

基尔市的这一票,不仅改变了一个改造方案的命运,也让德国政坛重新审视自己的原则和规则。

希望这次风波能让各政党吸取教训,找到平衡原则和实务的更好方式。

毕竟对任何国家来说,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民生的改善,缺一不可。

来源:品茗阅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