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诊室里这位满脸愁容的阿姨,医生却摇了摇头,说出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其实,真正加重肩周炎的,恰恰是你生活中那些‘以为在锻炼’的动作。”
“我天天坐着不动,是不是才把肩周炎拖严重的?”
面对诊室里这位满脸愁容的阿姨,医生却摇了摇头,说出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其实,真正加重肩周炎的,恰恰是你生活中那些‘以为在锻炼’的动作。”
65岁的李阿姨,原本是个勤快人,退休后迷上了广场舞、打扫卫生、搓澡泡脚,谁知肩膀越动越痛,夜里疼到睡不着。
她一度以为是自己坐姿不对,或者“年纪大了自然退化”,却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是——她坚持做的4件“自以为对”的事。
医生提醒:肩周炎(也叫“冻结肩”),不是动得少引起的,而是“动得不对”才更可怕!
本期我们就来拆解这个“最易被误解”的肩膀问题:
肩周炎到底怎么来的?为何有些“勤快人”反而更容易中招?哪4件事最容易让你的肩膀越来越僵?又该如何科学“解冻”,一步步找回灵活肩关节?你以为只是“小疼小麻”,其实背后藏着肌腱退化、关节囊粘连、功能丧失的连锁反应。
是时候重新认识这个“最熟悉的陌生病”了。
“肩周炎是不是因为我冬天穿太少、着了凉?”
这是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
但医生表示,“着凉”只是诱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肩关节长期缺乏“合理运动”,导致软组织退变、粘连、炎症反应。
肩周炎,医学上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部持续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40岁以上人群,尤其以女性、糖尿病患者、长期劳损人群为高发对象。
研究表明:
40-70岁人群肩周炎发病率为11.2%,其中女性比例高达60%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症状;长期“自我锻炼”方式错误,也会造成炎症反复加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所以,肩周炎并不是“冻肩”,而是“乱动肩、过度肩、瞎扯肩”!
最危险的,并非“动得少”,而是那些你天天在做、却毫无意识的“错误动作”。
很多人习惯在感觉“肩膀有点不舒服”时主动活动、热敷、锤打,结果越弄越痛,甚至发展成夜间不能平躺、穿衣梳头困难、疼到睡不着。
以下4个动作,是医生临床中反复发现的“肩周炎加重陷阱”:
1.反复“甩手”锻炼
很多人误以为“甩一甩胳膊”可以活动关节,结果却把本就肿胀、发炎的关节囊牵拉得更严重。
医生指出:甩手动作没有任何支撑与引导,易造成软组织再次损伤。
2.长时间擦地、拖地、扫地
看似家务劳动,实则是反复前屈、内旋肩关节的动作组合,对肩周炎人群而言,是“超负荷使用”。
特别是使用拖把、扫帚时,动作幅度不自觉加大,导致炎症区域进一步摩擦。
3.拍打、用力揉肩
疼了就拍、酸了就揉,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本能反应”。
但拍打会刺激炎症组织,引发局部充血、水肿、甚至加速粘连形成。医生直言:“不是每个痛点都适合按压!”
4.用力“拉伸”肩膀
不论是双手上举“摸墙练习”,还是用另一只手“强行带动”受限手臂,只要牵拉过度,便可能造成肌腱撕裂或二次损伤。
尤其是未经评估的拉伸动作,容易把“轻度肩周炎”拉成“严重功能障碍”。
很多人会问:“那我到底该不该动?”
答案是——要动,但要科学地、分阶段地动。
肩周炎的治疗不靠“一招制胜”,而靠长期、系统、温和的干预。
医生建议,从以下3方面入手,既能缓解疼痛,又能逐步恢复肩关节功能:
1.分期康复,避免“急于求成”
肩周炎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疼痛期(0-3个月):主要以消炎镇痛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冻结期(3-9个月):开始进行轻度主动运动;每个阶段训练方式不同,不宜盲目照搬网络教程或他人经验。
2.每天5分钟“钟摆操”+热敷
“钟摆操”是医生公认最安全有效的肩周炎初期锻炼方法:
身体微微前倾,一只手扶桌,另一只手自然下垂;利用身体带动手臂轻轻做环绕动作,每次30秒,早晚各一次;搭配热毛巾或理疗贴热敷15分钟,有助于缓解炎症、放松肌肉。3.重建姿势,养成“护肩习惯”
不良姿势也是肩周炎复发的重要原因,尤其是:
驼背 → 拉紧肩前肌群,压迫关节;夹手机肩托式通话 → 长时间保持紧绷状态;睡眠枕头过高或过低 → 影响肩部自然放松。建议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坐姿正直、使用蓝牙耳机,减轻肩部压力。
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C、钙、胶原蛋白,也有助于关节软组织修复。
肩周炎,从来不是“大病”,却可能拖成“终身难题”。
它不是靠“多锻炼”就能好,而是要找对节奏、动中有度。那些看似积极的动作,若方法不对,反而让你的肩越练越僵。
医生提醒:“真正的康复,不是折磨,而是理解身体的需要。”
今天开始,少拍肩、多观察;少猛拉、多热敷;给肩膀一点“懂得的关爱”,它才会慢慢“解冻”。
当然,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具体情况仍建议前往正规医院骨科或康复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肩关节周围炎康复训练临床研究
3. 中国康复医学会《肩周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病例分析
5. Mayo Clinic:Frozen Shoulder Treatment Guidelines
6.《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