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谈及江西将来最有发展潜能的城市时,目光总是跳过九江、上饶,不约而同地把焦点放在江西南部的赣州。这座似乎颇为低调的城市,正以令人咋舌的速度积攒着力量,依靠自身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利好,悄无声息地变成江西发展的新动力源。
人们谈及江西将来最有发展潜能的城市时,目光总是跳过九江、上饶,不约而同地把焦点放在江西南部的赣州。这座似乎颇为低调的城市,正以令人咋舌的速度积攒着力量,依靠自身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利好,悄无声息地变成江西发展的新动力源。
赣州素有“客家摇篮”之称,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全市客家人占95%以上。历史上很多名人雅士在此逗留过,大哲人王阳明在这里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咏的就是这里景色。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级市,东连福建、南接广东、西邻湖南,是江西省真正的“南大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两宋时期达到鼎盛期,如今还保存着数量众多、具有很高历史文化的宋代文物和遗址,因此也被称为“江南宋城”、“宋城博物馆”。
赣州的发展潜力,第一是战略定位。赣州作为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正对标深圳规则规制加快建设 “无忧购、安心享” 消费生态,政策撬动作用强。2024年赣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完成资金核销8亿元,于都县一次性投放1200万元家装厨卫“焕新”消费补贴,3天就用完了,带动销售超6000万。南康区开展“敲门行动”宣传家电以旧换新政策,5天内拉动格力电器销售额近1000万元。
消费场景更新,赣州新亮色显现,“货架经济”变身“体验经济”,新的消费场景被孕育出来,在2024年里,在赣州开展了3千多场商贸文旅活动,当年赣州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超1.1亿人,并创造出上几十亿的国内旅游收入,首店、首展、首秀成了章贡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赣州万象城逐渐变成首发地典范,那一年它接纳了来自深圳的品牌百余家首批店,八成都是首次到此者。江西省首个君尚购物中心营业使中心城区商业种类增多。
跨境电商飞速发展,赣州速度彰显,“赣州市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数字+实体”交融推进,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首次突破700亿,占江西省四分之一,龙南市财富广场开展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市民可轻松选购各类进口商品,赣州国际陆港、赣州综保区、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给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文旅产业方面,赣州有着很强的融合能力,赣州宋潮不夜城凭借“文化赋能·跨界融合”的创新举措入选了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在这个景区里以“宋文化+”为主线索展开经营活动,经过特色演艺、跨界联动以及农文旅结合等方式实现了年度客流从2022年的360万人次上升到2024年1600万人次,并且单日客流最高达到过27万人次而成为区域性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赣州文旅的一张新名片,该景区和腾讯视频、茅台集团、京东快递这些顶级品牌进行了深入合作,并创造出了诸如“古城+国漫”、“宋韵+酒文化”之类的跨圈营销手段来吸引亲子家庭及年轻群体等新的游客类型。
赣州在文旅融合上的尝试远不止这些,“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这里孕育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国知名的革命老区,在近些年来成功举办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理论研讨会,并且出版《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等理论研究图书。还发起创办“红军长征论坛”。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于都县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基地,成为赣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赣南客家菜是赣州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赣州市高度重视赣南客家菜品牌打造工作,把它作为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的重要抓手,出台了《赣州市打造赣南客家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支持一批企业连锁经营、评选一批名店名宴名菜名小吃等措施,把赣南客家菜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地方特色菜系。四星望月、瑞金鱼圆、南康荷包胙、定南酸酒鸭等20多项客家美食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协调发展是赣州的重点,章贡区属于赣州市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核心地带,凭借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大力培育第三产业,加强城市化程度。南康区以家具制造业著称,打造了万亿级的家具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家具制造基地。于都县依靠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并创建了于都红色文化旅游经济带。信丰县依仗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自然风景旅游和生态农业,成了重要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基地。这些地方根据自身的长处形成了不一样的发展方向,一起促使赣州经济社会全面向前迈进。
在文化事业方面,赣州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剧目登上央视戏曲频道播出。赣州连续5年开展文化惠民周活动,每周安排一场赣南采茶“歌·舞·戏”演出送进社区、走进乡村、走入百姓家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戏看。随着赣州大剧院投入使用,“东方歌舞团来了!中国歌剧院来了!”…高雅艺术如潮水般涌入赣州市民身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创建工作。
从历史的河流中看见,在长江、赣江、章江、浈江、珠江共同塑造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当中,赣州的辉煌诞生了。北宋时期的赣州因为水网发达、资源丰盛而经济鼎盛是名闻全国的36大城之一。现如今,赣州作为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扮演着新的角色。“十三五”期间一系列重大战略的落地使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全新的样态:
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见证了它从“文化名城”走向“文化强市”的坚实脚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等各类文化标识在这里交相辉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前行的精神源泉,在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文化底蕴丰厚的多重助力之下,赣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方向奋力奔跑。
相比省内其他城市,赣州有其不同的发展可能。不是随波逐流跟随别人的发展模式,并没有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而是立足自身资源条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路子—红色传承、绿色发展、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从秦木客的苦难到宋时商贾云集,从革命年代红歌飘扬再到当下新经济时代对接“大前门”--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赣州的历史变迁一直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如今赣南这片曾辉煌过的土地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对于江西以后怎么发展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嘛?赣州能不能再次成为像九江、上饶一样甚至比它们更强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来源:万物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