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名证人出庭作证!内塔尼亚胡三重罪名,特朗普强势介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14:28 1

摘要:近日,特朗普致函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明确要求赦免正面临司法指控的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

近日,特朗普致函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明确要求赦免正面临司法指控的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

这已经是他上个月在以色列议会即兴喊话之后,第二次公开为这位政治盟友“站台”。

一国前总统直接干预另一国的司法案件,还搞得这么大张旗鼓,在国际政坛上确实不算常见。

内塔尼亚胡的这场司法麻烦,得从2019年说起。

那一年,他成了以色列首位在任期间被起诉的总理,身上背着贿赂、欺诈和背信三项重罪指控。

起诉书里写得很清楚,他和妻子萨拉长期收受亿万富翁送的奢侈品,像高级雪茄、名贵香槟这些都在列,累积起来价值可不低。

除了收礼,内塔尼亚胡还被指和多家媒体机构搞利益交换。

简单说就是用政策上的便利,换媒体对他有利的报道。

为了查清这些事,检方前后传唤了140多名证人出庭,好莱坞制片人、媒体高管、商界大佬都在其中。

庭审时,大量录音、邮件和财务记录被摆出来,一条条还原所谓的利益输送链条。

本来想这案子该有个结果了,但后来发现它硬是拖了五年还没落幕。

庭审一再延期,最近一次是2024年6月,理由是“外交安全局势紧张”。

之前的延期原因也五花八门,要么是内塔尼亚胡团队对证据有异议,要么是需要完善证人保护程序。

这场漫长的司法拉锯,让内塔尼亚胡一直处于“案未结、位难稳”的状态,也让以色列国内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内塔尼亚胡这边官司打得焦头烂额,特朗普那边却主动凑了上来。

上个月以色列议会的演讲现场,特朗普突然偏离演讲稿,对着台下的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笑着说“何不直接赦免他呢?”。

这句话一出,现场亲内塔尼亚胡的议员们立刻沸腾了,齐声喊着他的昵称“比比”,场面相当热闹。

但特朗普显然不满足于口头提议,没过多久就通过官方渠道发了正式信函。

据《新闻周刊》披露,这封信的内容在以色列媒体上广泛传播。

特朗普在信里说,针对内塔尼亚胡的案件就是“政治迫害”,还提到两人当年一起应对伊朗威胁的合作,以及内塔尼亚胡在中东和平进程里的作用,直言现在是赦免他、实现国家团结的好时机。

特朗普这么上心,肯定不是单纯的“路见不平”。

他和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立场高度契合,当年在中东问题上配合得很默契,比如推动中东“亚伯拉罕协议”。

对内塔尼亚胡的支持,既能巩固美以同盟的基础,也能为他自己的政治诉求铺路,毕竟2024年总统大选在即,美国国内的犹太选民和保守派群体,都是他需要争取的力量。

不过特朗普的提议,在以色列法律面前根本行不通。

以色列现行法律规定,总统只有在罪犯被定罪且走完所有上诉程序后,才能行使赦免权。

现在内塔尼亚胡的案子还在审理中,连最终判决都没有,赫尔佐格总统就算想赦免,也没有法律依据。

这事儿也让以色列陷入了两难,美以同盟是以色列外交的核心,直接拒绝特朗普的提议显然不明智。

但要是为了迎合盟友,破坏自己的司法独立原则,又会损害国家的法治根基。

如今以色列国内已经分裂成两派,右翼势力支持赦免,觉得能“维护国家团结”,左翼阵营和司法界则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政治干预司法”,会动摇以色列的制度根基。

截至目前,美国白宫和以色列各方都没对这件事作出正式回应。

这种沉默背后,藏着的是复杂的政治考量。

毕竟不管怎么回应,都可能得罪一方。

这场跨越国界的干预,把政治博弈和司法独立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特朗普的介入让内塔尼亚胡的司法案件变得更加复杂。

它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反而成了牵动美以关系、影响以色列国内局势的政治事件。

未来这案子会怎么发展,以色列总统最终会如何回应,美以同盟会不会因此产生裂痕,都还是未知数。

但有一点很明确,在现代社会,政治权力再大,也不该轻易突破司法独立的边界,否则只会引发更多的混乱和争议。

来源:史观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