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舱流畅|骁龙8295都救不了的排名?奔驰C要补的课还挺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13:40 1

摘要:驾舱流畅|骁龙8295都救不了的排名?奔驰C要补的课还挺多

在新能源品牌把车机卷成“智能终端比赛”的当下,传统豪华品牌的车机总带点明显的时代痕迹,设计偏传统风格,操作起来也像个老年机。

本期鲁大师实验室对2025款奔驰C进行了测试,其内饰配备了一块11.9英寸的竖屏中控屏,搭载第三代MBUX车机系统,以及骁龙8295芯片,测试时系统版本为V E333.8-58。

经过8大板块、共计29个小项的10轮反复验证后,鲁大师实验室得出奔驰C的驾舱流畅指数为2135.8ms,在56台已测车型中排名第41位。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相同车机系统版本的奔驰E,驾舱流畅指数为1842.0ms,排名第28。也就是说即便搭载同款芯片和系统,C的车机流畅体验是落后于自家兄弟的。

不过,虽然整体流畅度比不上奔驰E,也与新能源阵营存在代差,但在轻量级任务上,奔驰C的表现比预期更好。

最典型的亮点来自「车机设置」板块。在“打开空调设置”测试中,奔驰C仅用了134.18ms就完成了响应,直接拿下这一小项的第1

这体现出了奔驰在基础系统指令处理上的传统底子:链路短、延迟低,几乎无延迟。

类似地,像“打开收音机”这种轻应用调用,奔驰C的响应也维持在100~150ms的优秀范围,甚至拿到了小项第4名。可以看出,它在基础任务调度上依旧保持着豪华品牌的稳健作风。

另一个值得点名的意外亮点是“蓝牙连接”。奔驰C的蓝牙连接时间为1484.58ms,排名第5。这个成绩不仅在豪华品牌里靠前,甚至超过不少以“智能化”作为卖点的新势力车型,说明奔驰对基础通信链路有着深厚的积累。

尽管简单操作看得出奔驰的稳,但一旦进入重任务,它的短板立刻暴露无遗。

最典型的就是本地导航规划。导航属于多线程调度+地图渲染+路线计算的复合任务。奔驰C的成绩是1954.1 ms,排名第36位

第三方视频APP更是“拖后腿”。播放视频的完成时延为4173.62ms,排名第55,几乎吊车尾,在如今车机体验中基本等于“能用,但很着急”,用户一操作就能感到明显等待。

接下来要说奔驰C的车机表现相较于其他车型最差的两个板块——屏幕滑动和手势控制。除了车机无3D模型外,所有相关测试,其排名都在尾部梯队。

再来看功能交互板块,6个测试单元只有2项能满足车机交互。这背后反映的,是传统豪华品牌对于车机的狭隘定位:车机更多只是“界面层”,而不少车身控制依然交给物理按键或独立的控制器完成,比如车窗、后视镜、座椅调节等动作,车机既没有入口,也没有控制权限。这反映了传统豪华品牌在域控制整合、车机权限开放度和智能化架构上的明显弱势。

最后说说语音板块,奔驰C的表现同样延续了“轻任务还行、重任务吃力”的特点。基础唤醒还算可以,699ms、排名第44。但一旦进入复杂任务,短板就彻底暴露了:比如语音控制车身功能2.3秒,语音打开软件要5.1秒多,多指令并发更是5.7ms,几乎句句都要思考。而且它在142项语音测试指令里只成功完成了42项,完成率不到三成(29.58%)。

综上来看,把所有测试放在一起比较,奔驰C的车机并不是“完全不行”,它在处理简单操作时确实有自己的优势,基础任务的延迟控制达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水准。

但它的问题也同样清晰:一旦任务变复杂,系统的反应速度就会明显下降;可由车机直接控制的功能有限,很多核心车身功能依旧被固定在物理按键上,导致整套车机的可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语音系统能听见、能执行,却慢半拍、不够准确,体验层面明显落后于主流智能座舱。

归根到底,这些不足不是某一个功能的问题,而是源于架构层面的保守。奔驰C的车机在域控制整合、权限开放度、数据链路统一性上仍停在传统燃油车的节奏里,尚未真正进入“软件定义汽车”的体系。

因此,在新能源品牌已把车机打造成“智能终端”的今天,奔驰C要补的课的确不算少。

来源:大豫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