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女真国家组织的逐渐出现,女真人急需要一种更适应广大民族需求的通用文字。如果推广过去的女真字,则难度大,如果使用蒙古文则需要转译,都十分不便。努尔哈赤曾提到:汉人读汉文写汉字,蒙古人读蒙古文写蒙古字,都十分便利。但是女真人却要说女真的语言,写蒙古的字,在使用
随着女真国家组织的逐渐出现,女真人急需要一种更适应广大民族需求的通用文字。如果推广过去的女真字,则难度大,如果使用蒙古文则需要转译,都十分不便。努尔哈赤曾提到:汉人读汉文写汉字,蒙古人读蒙古文写蒙古字,都十分便利。但是女真人却要说女真的语言,写蒙古的字,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的。为此努尔哈赤将制定民族文字提上了日程。
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文字。二人于是仿照蒙古文字,创造了满文字母和满文,因没有圈点,称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当时文字初创,总有许多不足之处。老满文的主要缺点总结起来是三点:一,字母数量不足,于是出现了一字多音,难以拼写汉语词汇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个问题,老满文中经常出现相互假借,甚至大量借汉字为词的现象,这和汉字早期通假字很多是一个道理;二是字母的书写没有统一,容易出现书写和识别的混乱;三是语法不规范,结构不严谨。
额尔德尼(?-1623年),姓纳兰,世居都英额,隶满洲正黄旗。他兼通蒙古语、汉文,主要职掌“记典例司文书”,赐号“巴克什”。“巴克什”是回鹘、蒙古、满洲等民族语言中的对文秘官员的称呼,类似于汉语中的“博士”。1623年,额尔德尼及妻子因囤积隐藏珍宝获罪,被努尔哈赤处死。
噶盖(?—1600年),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世居呼纳赫,努尔哈赤赐号“扎尔固齐”,也就是负责地方司法的断事官、地位仅次于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曾参与古勒山之战。1600年,驻守哈达期间,因知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谋逆却未及时察觉,与孟格布禄同罪并诛。
因而在此后的上百年时间内,满文不断在改造和完善,比较有名的一次改造是皇太极下令达海、库尔缠修正满文,改造后的满文为“加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满文的改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十二字头”。字头是元音、元音与辅音结合构成的音节字系统,第一字头就是元音及元音与所有辅音字母结合的音节字,共131个音节 。 其余十一字头是在第一字头的基础上,依次接续辅音字母“i、r、n、ng、g、s、d、b、o、l、m”,形成11个字头,总计12字头 。
(2)字旁加圈加点。此法主要是针对满语词汇中一词多音的现象而加以区分。
(3)固定字形和字母的发音,尽量确保书同文,文无异意。
(4)新创设10个字母,主要用来拼写汉语中的某些词汇。
(5)施用切音。切音是汉语的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字之音拼合成另一个字的音,就是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下字则取韵和声调。这种方法在现代汉语拼音上也广泛使用。达海将反切法引入满文,解决了很多翻译的问题。
达海(1595年-1632年),觉尔察氏,满洲正蓝旗人,世居觉尔察、达海通满、汉两种语文。太祖时期召直文馆,负责起草对明朝、蒙古和朝鲜的国书和文件,并整订国书号令,并翻译了《明会典》、《素书》、《三略》等汉文献。努尔哈赤后期,达海犯通奸罪,按后金刑罚当处死,但努尔哈赤考虑到达海是少有的精通汉文之人,所以只是加以囚禁。皇太极即位后,重新启用达海,赐号巴克什。1632年皇太极让达海改进满文。达海最终因积劳成疾,未竟而卒,年仅38岁。
库尔缠,意为灰鹤 (?—1633年),钮祜禄氏,努尔哈赤的外孙,被编入镶红旗,精通汉语。后金建立后,他长期侍从努尔哈赤左右,参与机务,屡次从征。皇太极即位后,库尔缠继续随军征伐朝鲜、明朝和蒙古并与之交涉,又负责在文馆记注史书,获赐“巴克什”之号。因其包庇逃将刘兴祚等行为,逐渐失去皇太极的信任。天聪七年(1633年)二月,皇太极命法司议库尔缠前后罪状,将其处死。
满文创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政令的上传下达。在没有满文之时,传播政令、法律、军情等要么是口述,要么是用蒙古文书写,口述在层层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扭曲,甚至完全改变最初的意思,而且法律等文件不适合口述,必须书之以文。如果用蒙古文,那就需要翻译,降低了效率。而满文创立后,直接用满文书写政令、书信、法律等,能够高效、准确地传达政令,记录国家大事,意义非凡。
其次,可以推动女真教育、文化的进步。有了满文,就有了教育。满文创立后,需要立即向女真各部推广,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创设学校,学习满文和典章制度。久而久之,满文就迅速成为女真人通用的文字,加强了女真人的民族凝聚力。满文创立后,女真人开始用本民族的语言书写历史,记录本民族的口头传说,历史学和文学开始出现。例如《旧满洲档》就是最早的满文历史档案,对于研究女真民族和后金历史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满文出现后,大量的汉文书籍开始被翻译为满文,有利于女真文化的进步,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融。清朝入关之前,已经有不少汉文典籍被翻译为满文,入关之后则规模更大了,凡是历史、文学、宗教、制度方面的经典著作,基本有翻译文本,总量高达1000多种。
来源:北斗维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