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军的勤奋在业内早有共识。他曾在公开场合坦言,成功离不开努力,但更需要机遇和顺势而为的智慧。这番诚恳的分享,却被部分人刻意曲解,甚至上升至"教雷军做企业"的荒诞层面。潘九堂转发博主评论称,雷军早年直播时幽默亲民,如今却因言论被逐字"审判",导致公开表达愈发谨慎
2025年11月14日,小米合伙人潘九堂在社交平台发声,痛斥网络断章取义的风气,并以雷军为例,直言其被恶意标签化为"机会主义者"。
雷军的勤奋在业内早有共识。他曾在公开场合坦言,成功离不开努力,但更需要机遇和顺势而为的智慧。这番诚恳的分享,却被部分人刻意曲解,甚至上升至"教雷军做企业"的荒诞层面。潘九堂转发博主评论称,雷军早年直播时幽默亲民,如今却因言论被逐字"审判",导致公开表达愈发谨慎。
小编码上1024注意到,雷军的公众形象始终接地气。2015年印度发布会上的"Are You OK"意外出圈,小米不仅未回避,反而将其化为品牌符号,足见其应对舆论的成熟态度。但如今,即便这样的高情商企业家,也难逃网络放大镜的苛责。
小编观点:
网络时代的片面解读,正在扼杀真实表达。雷军的案例折射出公众人物的无奈——努力被忽视,言辞被过度解构。当"流量至上"碾压理性讨论,我们是否也该反思:键盘前的我们,是否成了恶意的推手?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来源:码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