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托管机构作为学生集中活动场所,防控责任重大。健康监测:做细“早发现”第一道岗消毒消杀:筑牢“无死角”防护屏障立即将症状学生转移至通风良好的独立隔离区域,避免与他人接触,1小时内联系家长,…
学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托管机构作为学生集中活动场所,防控责任重大。为筑牢校园周边健康防线,科尔沁区疾控中心结合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防控特点,从专业角度为托管机构送上实操性防控指南,助力科学应对、精准防范!
一、健康监测:做细“早发现”第一道岗
二、消毒消杀:筑牢“无死角”防护屏障
消毒消杀是阻断传播的关键,必须标准化、常态化推进。优先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醇类消毒剂等合规产品,严格按说明书稀释(环境消毒常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避免混用引发安全风险。每日对教室、宿舍、门把手、餐具等高频接触区域/物品消毒2次,餐具需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或高温灭菌,消毒后密封存放;每日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地下室等密闭空间建议增设机械通风设备。同时做好消毒通风记录,详细标注操作时间、消毒剂浓度、操作人等信息,确保可追溯、可核查。
三、病例管理:守住“不扩散”关键环节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务必做到“快隔离、早报告、严管控”。立即将症状学生转移至通风良好的独立隔离区域,避免与他人接触,1小时内联系家长,清晰告知症状及配合要求,严禁症状学生自行返家或停留。确认疑似/确诊病例后,24小时内同步上报所属学校,不得隐瞒、迟报。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跟踪监测健康状况7天,每日2次测体温,出现异常及时处置。患病学生返托需满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医疗机构无传染性证明”双重条件,经核查备案后方可返托,杜绝二次传播。
四、培训宣教:提升“自防护”核心能力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