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邮政局说今年双十一快递量创了新高,10月21到11月11号揽收了139.38亿件,单日峰值都到7.77亿件了。可这话放我这开了8年快递站的人身上,实在有点对不上——往年这时候,货架堆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取件队能排到小区门口,我雇三个临时工都忙不过来;今年
国家邮政局说今年双十一快递量创了新高,10月21到11月11号揽收了139.38亿件,单日峰值都到7.77亿件了。可这话放我这开了8年快递站的人身上,实在有点对不上——往年这时候,货架堆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取件队能排到小区门口,我雇三个临时工都忙不过来;今年倒好,11号当天货架都没摆满,晚上还有大半空位置,连取件短信都比去年少发了三成。身边不少同行也都在吐槽:看着数据挺热闹,咋咱们快递站反倒冷清了?今天就掏掏心窝子,说说我们一线能感受到的4个无奈,全是实打实的现状,没半点虚的。
第一个无奈:订单全被“即时零售”分走了,快递站抢不到量。以前大家双十一买东西,不管是衣服还是日用品,都从电商大仓发货,快递得走个三四天才能到,全集中到我们这种普通快递站。可今年不一样了,淘宝闪购、美团闪购这些即时零售平台太火了,30分钟到1小时就能送货上门 。小区里的阿姨买米买油,年轻人买护肤品、零食,都直接选即时配送,根本不用等双十一囤货。我看数据说,今年双十一即时零售增速都快140%了,淘宝闪购光新用户就带来1亿多订单,美团闪购近400个品类销量翻倍 。这些订单全走本地前置仓和线下门店,跟我们普通快递站没啥关系,相当于蛋糕被分走了一大块,我们能不冷清吗?
第二个无奈:消费者变精明了,不凑单、不熬夜,刚需才买。以前双十一,大家抱着“不买就亏”的心态,提前半个月列清单、算满减,凌晨守着手机抢购,收到货还扎堆晒单。可现在没人愿意费这劲了,取件的顾客说得最多的就是“没必要凑热闹”。一方面,日常促销比双十一还划算,很多商家平时就搞满减、打折,甚至比大促时还便宜,没必要非得等双十一;另一方面,大家也看透了套路,以前那些复杂的满减公式、预售定金,算半天可能就省几十块,还得等半个月发货,现在没人愿意花这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家花钱越来越谨慎,非刚需的东西坚决不买,往年畅销的零食大礼包、护肤品套装,今年销量直接腰斩,反而日用品、粮油这些刚需品卖得相对稳当。用顾客的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没必要为了凑单买一堆用不上的东西。”
第三个无奈:商家没了冲量的热情,大促变成“稳赚不亏”的小打小闹。双十一冷清,商家比我们还无奈。我认识个杭州做女装的老板,今年双十一直接没参加大促,他跟我说:“不开促销,店铺访客量少点但能赚钱;一搞促销,算上平台佣金、折扣成本和运费,卖一件亏一件。”现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没了,平台获客成本比5年前涨了3倍,中小商家本来利润就薄,根本扛不住低价竞争。而且大促周期越拉越长,从以前的一两天变成现在的30多天,消费者的购买欲早被慢慢消耗完了,等到11号当天,反而没了购物热情。更关键的是,退货率太高,去年有个商家朋友双十一卖了5000单,退货就有2000单,光运费和人工成本就亏了不少,今年干脆选择“躺平”,只做日常销售。还有些商家把重心放在了出海和即时零售上,对传统大促的投入少了,自然带不动快递量。
第四个无奈:直播带货变天了,流量分散难爆单。前几年双十一,头部主播一场直播就能卖几个亿,短时间内集中爆单,我们快递站忙都忙不过来。可今年不一样了,顶流主播的大促场次少了很多,他们的带货GMV占比也大幅下降。现在流量分散到了中小达人和品牌店播,还有不少数字人直播,虽然直播间多了,但单个直播间的销量上不去,快递自然也集中不起来。而且很多消费者反映,有些直播间的商品“低价劣质、货不对版”,买过几次就没了信任,宁愿在实体店买,也不想在直播间踩坑。更重要的是,很多直播间直接对接即时零售,下单后本地发货,根本走不到我们普通快递站。流量分散加上信任流失,直播带货带不动大促热度,我们的包裹量自然上不来。
其实除了这4个原因,还有个很直观的变化:往年双十一后,朋友圈全是晒“战利品”的,今年刷半天都看不到几条。大家对购物狂欢的热情,早就从“疯狂抢购”变成了“按需购买”。作为快递站老板,我能明显感觉到,双十一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能带动全民消费的“超级节点”,而是慢慢回归成了一个普通的促销日。
有人说这是消费降级,也有人说这是市场回归理性。在我看来,这未必是坏事:消费者不再为套路买单,商家不用再为冲销量亏本,平台也得靠真优惠、好服务留住人。只是这转变来得太快,让习惯了热闹双十一的我们,难免有些不适应。而且数据上的“火爆”和我们一线的“冷清”,本质是零售模式变了——即时零售、出海、本地生活正在重构消费格局,我们快递站也得跟着调整才能适应。
最后想问问大家:今年双十一你下单了吗?买的是刚需品还是非刚需品?你觉得双十一冷清的原因还有哪些?是因为没遇到好优惠,还是根本没购物需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感受,也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我这快递站的情况,还是大家都有同样的体验。
来源:星辰下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