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销售增长率惨淡,是老百姓没钱了?背后藏着五大因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1:08 1

摘要:就连抖音、快手、小红书10月7号开始在11号完成促销,天猫、京东、拼多多则一直持续到14号才收场,整个网络成交额达仅到16950亿元,比去年仅仅增加了14.2%,不过仔细一看增长较前面这些年来已然没落下来。

今年双11开始消费者们都开始觉醒了!订单量不再像往年那样呈现爆发性增长,这又是消费者们没钱了还是都开始理性消费了呢?

就连抖音、快手、小红书10月7号开始在11号完成促销,天猫、京东、拼多多则一直持续到14号才收场,整个网络成交额达仅到16950亿元,比去年仅仅增加了14.2%,不过仔细一看增长较前面这些年来已然没落下来。

尤其是综合类电商平台只上升了12.3%,今年的双11天猫保持第一,京东排第二,抖音位列第三,仅仅是即时零售这块表现还算可以,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秒送一起贡献了惨淡的670亿元的销售额数据。

京东除了家电之外连外卖业务也上线了,过分内卷的营商环境让抖音和京东都提前开始销售来抢占用户,拼多多还是老样子继续主打低价策略。这也导致了传统电商不再那么吸引人。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就连我发现朋友圈里很少有人晒购物车,问了几个朋友,大家都说没买什么,这不是因为缺钱,而是觉得没必要,以前会熬夜抢优惠券,现在连促销页面都懒得打开,大家不是变穷了,只是不再被那些套路吸引。

商家这边确实不太热闹,中小卖家普遍没赚到更多钱,有些还亏了本,做母婴生意的老吴提到,现在生孩子的人变少,消费能力跟着下降,在平台上的广告费用没少花,但转化效果反而更差。

卖女装的阿华在抖音上卖得还行,但他拒绝了平台提出的提前开卖邀请,觉得那样做没什么实际好处。

操盘手沈理的团队原本预计销售额能翻倍,但他放弃了全站推广,转向拉新和明星代言,结果推广费增加了三成,退款率也涨了一成,利润却没跟着上去。

再反观主播们,他们就不太一样了,销售额明显比没啥名气的中小卖家强不少:

就谈李佳琦首小时访客增加45%,董宇辉10月销售额超过18亿,快手的蛋蛋三小时突破10亿,章小蕙单场达到1.8亿并打破小红书纪录,这恰恰证明了明星网红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品牌和品质成了消费者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物流服务有了很大变化,像菜鸟和顺丰这些公司在大城市基本能做到半天内送达,你早上想买纸巾,下午就能收到货。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前大家囤货是因为担心断货或者涨价,现在随时可以买到需要的东西,谁还会特意等到双十一再买呢,既然这种急需没有了,促销活动的吸引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价格已经不能相信了,去年就有品牌先涨价再降价,算下来反而更贵,淘宝的满减规则变得太复杂,而消费者又不想陷入这种营销套路,反而只看价格是否合适,很少再为省那点钱凑单而买。

今年秋天二手平台衣服交易量增加了将近一半,这说明很多人不再买完就扔,而是穿完以后转手卖掉,Z世代不太喜欢那些为了凑单买一堆用不上的仪式性消费,他们更愿意轻装上阵,买得少一点,用得久一点,转手也更方便。

也正是内容电商走向成熟,传统红利消失,那么私域积累和消费也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消费者们不都开始学聪明了?理性消费成了当下的主流。那么大家认为在这场双11的大战中,是商家,消费者平台到底是谁赢了?说说你们的想法。

来源:七花爱旅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