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一个销冠告诉你,真正坑她的不是陌生客户,而是深信不疑的合伙人,你会好奇发生了什么吗?
如果一个销冠告诉你,真正坑她的不是陌生客户,而是深信不疑的合伙人,你会好奇发生了什么吗?
如果一个货值低、价格卷到地心的产品,她能在非洲市场不卷价格做到年销5000万,你会想知道她到底做对了什么吗?
2019年,小A进入一家金属瓦公司时,公司外销业绩是 0。
五年后,公司外贸年销售额做到了 8500 万人民币,她一个人贡献了 5000 万。
金属瓦这个品类,很多人没听过。这种产品有这么几个特点:
重货,只能走 20GP 小柜;没技术含量,价格卷得可怕;客单价低,利润空间有限;客户极度压价,谈判难度高。就是这么一个“高强度低回报”的项目,小A通过扫街陌拜的方式做成了。如今她一年的出货超 300 柜,稳稳坐上了公司销冠的位置。
我问她最早从哪个市场做起来的?
她说尼日利亚。
这,一下子就颠覆了我对这个市场的认知。
小A去非洲时,人生地不熟,一个客户都没有。她就一个人跑建材市场、仓库、门店,一家家陌拜。
有一次,在拉各斯见了一个客户,谈完后当场下了 8 个柜的订单。
现在,这个客户每年稳定下单 60 多万美元,属于她亲手从“陌生人”养成的成熟型大客户。
我问她:“你做对了什么能让陌生客户现场下单?”
她说:“专业、靠谱。”
确实,其他所谓的销售技巧,在这两点面前都是弟弟。
“靠谱”这两个字,在那个环境里值8个柜。
但在跨境陌拜的语境中,靠谱感几乎等同于一个核心问题:
客户敢不敢把钱交给你?
小A之所以能做到当场让客户下 8 个柜,关键在于她的表现。
1、说话方式让人放心
语速、语气、眼神、逻辑条理,这些决定了第一印象。
她不是夸夸其谈型,而是沉稳有条理型,这在非洲尤其吃香。
2、 有主人翁感,而不是打工人气质
她让客户觉得这个项目她说了算,有事她能负责。
3、不给客户制造模糊
客户一问就清楚回答,不说“我不太确定”,不说“我回头帮你问”。
跨文化沟通中,模糊和犹豫是致命的,小A懂得如何消除它。
小A也失败过,在尼日利亚的订单欣欣向荣的时候,做当地的海外仓赔了不少钱。
这个项目本来是想提升本地服务效率、扩大销量。结果选错了合伙人,项目迅速滑向失控。
那个合伙人(尼日利亚当地的中国人)在接手项目后,动不动就各种要要钱:
说政府要打点,就多报一笔费用;说清关出问题,费用直接翻几倍;货到客户手里,说收不到钱;最后,公司亏了一大笔钱,决定关掉仓库。那个当地的“合伙人”却赚得盆满钵满。
我问她:你觉得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小A很坦诚地说:
“问题不在市场,在人。
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关键资源交给了不值得信任的人。
海外仓不是多一个仓库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能力控制‘人、钱、货’的平衡。”
这一点我非常认可。
你以为我们是同一战场的亲密战友,其实对方早已和你形合神离。
在这种合作关系里,无论你多努力,都注定失败。
我跟她说,我跟非洲客户做生意做了很多年,从没去过非洲,且一直都要求客户付 50%定金,因为我对那边始终有“安全焦虑”。
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惊:
“其实在非洲,骗中国人的本地人很少,
真正坑你的,往往是你以为‘自己人’的中国人。”
是的,“中国人只坑中国人”这条铁律,在非洲也成立。
特别是在法律不健全、信息极度不透明的地方,你以为的安全感,其实恰恰是风险最大的地方。
和小A聊天的过程中,慢慢刷新了我对非洲市场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她是少数真正理解跨境风险控制底层逻辑的外贸人。
聊到大客户开发,小A说得特别坚定:
真正的大客户不会从天而降。
不会因为你“跟进很勤”就下单。
一定是靠时间、服务、信任、理解,一点一点养出来的。
这一点和我非常像,妥妥的长期主义者。
正因为如此,我决定把她介绍给你们。
这次线下课,Amy 将作为本月第二位分享嘉宾来分享一些开发客户的心得。
主题:扫街扫出5000万订单
嘉宾介绍:小A
Tess外贸Club会员。
13年外贸经验,成功开发世界500强订单,
团队从0到目前12人,
2019进入新公司后业绩从零做到目前8500万
大纲:
如何从扫街陌拜中开出第一个 8 柜大单的?金属瓦这种低值重货产品,怎么做到单人 5000 万业绩?她在海外仓失败中踩过哪些坑?又从中学到了什么?真正的非洲市场,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机会与陷阱?她对“长期主义外贸人”的理解是什么?如果一个低附加值的卷产品能在非洲市场不卷价格地做大做强,那背后一定有你还不知道的东西。
11月23日,宁波见。
仅限 Tess Club 会员参加
来源:Tess外贸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