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赛事信息及本人观点,仅用于体育爱好者交流探讨,若有不同意见或认为侵权,请联系我进行删除,关注我让热爱持续延续。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赛事信息及本人观点,仅用于体育爱好者交流探讨,若有不同意见或认为侵权,请联系我进行删除,关注我让热爱持续延续。
外界对孙颖莎的那些争议,真不是输一两场球那么简单,更像是“光越亮,影子越大”。
而最近央媒站出来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大家对“小太阳”的误会,真的太深了。
说白了,就是“期待越高,情绪越满”,
在东京,她一路打进决赛,年纪轻得好像呢刚打造好的钢材,最后在和陈梦的同门较量中输了。
球迷当时的心情你懂的——
“怎么又是差一步?!”
“是不是心理不够硬?”
于巴黎再度碰到陈梦,众人期待了4年的翻盘的梦,本以为这回能完美落幕,可结局还是老情况依然是银牌。
我记得那天网络突然就喧闹起来了,有一些极端粉丝甚至把情绪都宣泄到陈梦身上,
而这种无底线输出,不光伤人,还把孙颖莎本人拖下了水:
“你拿不到金牌,凭什么扛女队?”
“粉丝这样,你管不管?”
可问题是,她自己从来没煽动过一句,
反倒是第一时间解散粉丝群,还公开说,
“喜欢我的,赛场见。”
说真的,这话不像22岁说出来的,更像一个老队员才会懂的自觉和担当。
15运开幕式当日,乒乓球队因赛事在澳门未到现场,不过大屏幕单独播放了孙颖莎夺冠的画面。
这信号太明显了,
不是“给流量”,是“给认可”,
不是“捧人设”,是“肯定实力”,
央媒要是没把握,是不可能这么干的,
很多人不知道,孙颖莎这一路真的是“根正苗红”:
16岁拿下两项冠军,19岁进入全国青联,24岁晋升全国常委;至今,已连续157周位居世界排名第一
这什么概念,
——你能想到的女乒天才,她基本都提前完成了进度条。
而且,她是第一个00后拿下世乒赛女单冠军的球员,这分量,你就算不懂球,也得明白一句话——
她不是运气,她是实力。
我真心觉得,她的暖心细节不比她的正手质量差。
那天全运会赢了刘炜珊后,一群记者涌上来,
有位女记者,被挤得连话都无法连贯表述,刚张开嘴就被身旁的人打断。
孙颖莎立马举手示意大家停一下,转头对那位记者说:
“姐姐你说。”
我看到这段视频真的笑了,太真诚、太自然、不是装的。
她怕没听清,还主动上前一步,眼睛亮亮的看着对方——
那不是偶像包袱,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不是第一次了。
深圳举行亚洲杯的时候,有位女记者没带麦牌,没人察觉到这事情,接着孙颖莎直接走过去站到她面前,让她进行发问。
这种氛围感拿捏住了,
不刻意、不表演,就是一种“我看到你”的善意。
还有更细节的,
后台遇到陪练,她都会主动伸手击掌,
直播里粉丝紧张到结巴,她反而先开口安抚,
活动中坚持让女主持穿得更保暖……
你说她为什么叫“小太阳”,
我感觉,比球技更打动人的是这种“照亮别人不费劲”的特质。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
永远有人赢,有人输,
但输球不等于输了未来,更不等于“没资格成为领军人物”。
孙颖莎今年25岁,已然处于世界乒坛比较突出的地位,
她还在努力,还在成长,还在承担属于她的那一份责任。
所以我真心希望——
以后讨论她,别只盯着金牌,
更应该看到她的态度、她的努力,以及她为女乒带来的那份向上的力量。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一起聊聊“小太阳”到底值不值得被更多人理解。
来源:苦咖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