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马博览会刚开的那个上午,我匆匆领完物,在展馆里走马观花后,就准备离去。出了国展大门,见门前停着一辆有“勾子”标识的面包车,一个人拦住我说,是北马参赛者吧,我们是“勾子”的,要……由于急着要去见朋友,也没兴趣加入什么所谓的“战队”,我转身就跑了。
北马博览会刚开的那个上午,我匆匆领完物,在展馆里走马观花后,就准备离去。出了国展大门,见门前停着一辆有“勾子”标识的面包车,一个人拦住我说,是北马参赛者吧,我们是“勾子”的,要……由于急着要去见朋友,也没兴趣加入什么所谓的“战队”,我转身就跑了。
去年北马,就看到“勾子”在赛道上停着几辆车,上面有大大的“勾子”,大家一看就明白,这样的营销手段,真是“无孔不入”。
赛道旁加油的行列,我看到“勾子”组织的一个拉拉队。这个很正常,不管谁,打着为选手加油的名头,你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广告标识也不是太突出。
二十几公里时的一个补给点,恰好在公交站台,站台广告全是“勾子”的。这显然是用过心的,因为沿途有太多的车站,不可能都做广告,选中这个站台,是有理由的。
冲刺阶段,要进入奥森了,我远远看到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上面有鸡汤文,有着浓浓的“勾子”味道。但是望过去,没看到品牌标识,我还纳闷,这肯定不是赞助商阿迪的,因为一路上已经看到许多阿迪的加油口号,中规中矩。要不就是奥森公园的,那感情好。
跑到跟前才看明白,广告牌底部的“勾子”标识,被人用纸遮住了。这就有点意思了,肯定不是“勾子”自己干的,阿迪应该不至于,我猜,是赛事为了维护主赞助商利益的“小动作”。
“勾子”贵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品牌,能够看得出来,在埋伏营销上功力颇深。
在我印象中,以前阿迪赞助广马时,起点区域也有“勾子”的大幅户外广告,甚是惹眼。港马以前“勾子”赞助过,如今是阿迪,今年在起点一带的公交站台上,也都是“勾子”的形象广告。
营销
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从来都是商家必争之地。这些年来,由于马拉松受到大众的广泛参与,马拉松也成为商家新的战场。
赛前博览会就是一个集中体现。像北马,对商家而言,有32000名精准客户,再加上观众也可入场,这样的流量价值,不言而喻。
所以你能看到,出现在博览会上的各路赞助商,能卖货的毫不犹豫,没货卖的展示形象,搞点小活动,送点小礼品,拉些人气。
出去跑马,我喜欢逛逛赛事博览会。马拉松经济,从一场博览会就可管窥一二。像厦马前的中国马拉松博览会,更是可以感知到整个国内马拉松的生态、业态。
赛事能吸引到商家,必须有其品牌价值。中小赛事,基本就是个领物,有些城市会加进去好多文旅因素,挺热闹,马拉松仅仅是搭个舞台。也就顶级赛事,这个舞台的含金量高,商家都想利用一切手段,充分自我展示。
要想成为大赛赞助商,投入必然不是个小数,而且有时往往有钱还抢不到。但放弃这个机会,心有不甘,终归也要想些办法,用非赞助商的方式,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品牌赢得利益。
北马博览会,领物过后的展馆内,都是赛事赞助商的。依照赞助等级,面积大小不一,这属于主舞台。还有一个6号馆,里面就多是非赞助商了,像一进门的特步,搞了个挺大的展台,完全超过了其作为赞助商在其他赛事上的阵仗。
还有更多的商家,不在这个上面花钱,而是私底下用一种更经济、便捷的手段惨乎到赛事中,比如前两年很流行、眼下式微的品牌战队之类。
埋伏
北马一路上,看到多个阿迪的标语式广告,这种属于赞助权益了。因为基本都是出现在人行天桥、隧道入口处,是赛事的地盘,用一些标语,或鼓励,或调侃,顺便加上赞助商标识,一石二鸟。
我还记得国内足球、篮球联赛刚起步的阶段,那时是万宝路赞助。一位公关行家闲聊时说,赞助不是说你付钱给联赛就完事了,媒体报道时,根本不提你商家的名字,你一点办法也没有。用他的说法,你还得花一笔费用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才能让大家知道你是赞助商。
如今的传播生态跟那时大不同了,时代的发展,也给埋伏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这些年来,很多的大品牌,都曾借奥运会、世界杯,狠狠地蹭一把,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一切都还是建立在正常的商业体系中,并不能说违规。
今年锡马也出现过类似场景。一个非赞助商将博览会和终点区域的地铁站广告位全买了,非常有气势、气魄。这个并不属于赛事能管得着的地方,人家也是花钱做广告,但无形之间,会大幅影响赛事赞助商的传播效果以及利益。
马拉松赛道很长,捡那些经过的较好广告位,提前买了,比赛时跟万人奔腾一结合,那效果绝对是杠杠的。最怕你是赞助商,花巨资支持赛事,而你的竞品就专干这种埋伏营销的行径,仅用极小的支出,抢去你的风头。
就如“勾子”在北马做的这些事,一切都是合规的啊。奥森那个广告位,要不你阿迪买了?一路上那么多的显著广告位,说实话,买也买不过来呀。这种“竞争”,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不能算是一场“公平”的战争。
你做初一,别怪我做十五,话是这么说,不同品牌、商家的营销理念不同,这种埋伏营销,说实话,很考验品牌的功力的,搞不好弄巧成拙,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像“勾子”的上马,阿迪有没类似埋伏营销的手法呢?
其实也不用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看待埋伏营销,一种商业竞争手段,你能用,别人同样,但要用好,也不是一件易事。别说啥有没底线的,商家在合规的基础上,永远是利益至上。
来源:江湖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