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9日,78岁的张先生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小绿谷公园晨练时不慎走失。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他,出门时仅穿一件薄外套。接到报警后,一套成熟的“寻人警务机制”迅速启动——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视频筛查、片区搜寻、信息发布同步展开。仅用3个小时,热心市民便在附近菜市
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11月9日,78岁的张先生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小绿谷公园晨练时不慎走失。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他,出门时仅穿一件薄外套。接到报警后,一套成熟的“寻人警务机制”迅速启动——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视频筛查、片区搜寻、信息发布同步展开。仅用3个小时,热心市民便在附近菜市场发现老人并通知警方。
据统计,今年以来,仅经开区(头屯河区)公安分局处理的1100余起走失警情,成功找回率就高达100%,平均用时不足3个小时。
“过去是派出所单打独斗,现在我们要汇聚各方力量。”该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张明道出关键,该局建立了由公安机关牵头、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立体寻人体系:线上通过社区居民群、媒体平台精准推送;线下组织民警、志愿者地毯式搜索,将寻人范围从街头延伸至商圈,实现时空“双重覆盖”。
几乎同一时间,高新区(新市区)公安分局也上演着暖心救援。11月10日傍晚,一位老人在寒夜中走失。二工街道派出所民警兵分两路,一队驾车沿主街搜寻,一队徒步深入背街小巷,最终在天津南路找到了蜷缩在墙角的老人。
高新区(新市区)公安分局与辖区商圈、写字楼的物业及保安队伍建立应急联络群。一旦有走失人员可能进入相关区域,信息即刻同步,利用内部广播和安保力量协查,极大缩短寻找时间。
在沙依巴克区,民警通过社区宣传,大力推广“防走失联系卡”和“黄手环”。日常巡逻中,他们对街头徘徊、神情恍惚的人员特别留意,主动上前询问。发现走失人员后,先妥善安置,再帮助寻亲,充分体现执法温度。
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守护”,从“事后寻找”到“事前预防”,乌鲁木齐公安在寒冬织就了一张温暖的“城市安全网”。这支寻人队伍正在用行动证明:在这座城市里,没有一个走失的人会被遗忘。
来源:新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