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1年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与贞丰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开启了近五年的医疗协作征程,这支带着东部先进技术与温度的帮扶团队,以“造血式”帮扶为核心,在贞丰大地上书写了东西部协作的温暖答卷。
自2021年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与贞丰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开启了近五年的医疗协作征程,这支带着东部先进技术与温度的帮扶团队,以“造血式”帮扶为核心,在贞丰大地上书写了东西部协作的温暖答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始终秉持的帮扶理念。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潭军来到贞丰后,从急诊与重症救治等方面入手,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和危重患者转运方案,引入床旁超声心输出量监测等关键技术,并通过手把手教学,让贞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掌握独立操作能力,显著提升了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
“张潭军老师坚持每周带领我们查房,对每一个病例认真分析,培养我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制作精密的诊疗方案,查房之余,就手把手教我们做纤支镜、床旁超声检查等。”贞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周德粉说。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叶日康医生的到来,填补了相关领域诊疗空白,他主持开展的全县首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破解了肺癌早期诊断难题,同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标准化培训、床旁B超穿刺技术指导,让呼吸专科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针对慢性病管理痛点,他还牵头建立了慢阻肺规范化管理体系,已为超100名患者提供系统照护,切实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3年前患了肺炎,因为没有按时吃药病情加重,叶医生现在给我治疗,病情稳定下来了,一天比一天轻松。”贞丰市民杨女士说。
护理与学科建设同样硕果累累。眼耳鼻咽喉科护理专家罗洁贞通过复杂性泪道冲洗、眼底照相技术等专项培训,不仅让贞丰县人民医院相关科室掌握多项新技术,更推动建立护理风险主动防控机制与跨学科协作模式。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沈伟锋牵头设置多个专科,制定三级医院创建方案,修订18项医疗核心制度,推进“五大中心”建设与高压氧舱项目落地,为贞丰医院升格三级综合医院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医院累计选派21名妇科、儿科、眼科等多学科医务工作者驻点贞丰,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致力于打造“带不走” 的医疗队伍。通过“传、帮、带、教”的沉浸式指导,将东部成熟的诊疗规范、管理理念与服务模式深度植入贞丰县人民医院,实现从“输血依赖”到“造血自强”的关键转变。
“惠州六院这几年派了张潭军这样急诊急救方面的专家来指导我们,同时也选派了一些包括肿瘤、外科专业的专家,填补了我们医院的一些专业空白,也帮助我们提升了急诊、ICU、重症医学科等专业发展。”贞丰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召鹏说。
如今,贞丰县人民医院学科架构日趋完善、技术空白不断填补、管理制度愈发规范,正稳步向三级综合医院迈进,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播下的技术、理念与精神种子已在贞丰扎根生长,这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协作仍在延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健康动力。
“通过我院近五年对贞丰县人民医院的帮扶,在医院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医疗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相信当我院的专家们离开贞丰,将接力棒交到县医院的同事手中,这并非一场协作的终点,而是黔西南州医疗卫生事业一段崭新征程的起点。”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帮扶专家、贞丰县人民医院挂职院长助理、医疗总监沈伟锋说。
记 者:刘尚春 汪贵宝
一 审:袁 敏 娄昌萍
二 审:卓志春
终 审:吴 安
来源:贞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