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2日,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齐聚一堂,共同缅怀珍·古道尔博士——她是一位科学家、一位讲述者,也是我们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指南针。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珍的声音的世界: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充满慈悲,又无比真挚。然而,在我们哀悼的同
2024年8月22日,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珍·古道尔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发表讲话。
2025年11月12日,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齐聚一堂,共同缅怀珍·古道尔博士——她是一位科学家、一位讲述者,也是我们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指南针。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珍的声音的世界: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充满慈悲,又无比真挚。然而,在我们哀悼的同时,她的精神也将永存。
我最后一次见到简是在今年三月,那次会面充分体现了她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孜孜不倦的努力。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山与参议员们进行了一整天的会谈后,她参加了“万亿棵树计划”(1t.org)五周年庆典,该计划由她于2020年协助发起。她热情洋溢地谈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保护自然的行动中来。
“我已经30年没休过假了,”她半开玩笑地告诉我,“根本没时间!”
她始终将修复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危机放在首位,这种紧迫感令她倍感振奋。正因如此,即使到了91岁高龄,她仍然每年花300天周游世界,传播希望,将其作为集体行动的强大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简为我的著作《世代复兴》撰写了序言——这本书在她去世两周后出版。“不幸的是,尽管我们无疑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最有智慧的生物,但我们不能自诩为最聪明的——如果我们是,我们就不会摧毁我们唯一的家园了,”简用她特有的清晰语言写道。
简从不回避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弊端:智慧的丧失、人与自然日益疏远,以及一种危险的错觉——认为我们可以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无限消耗资源。但她也深信,我们有能力发展出集体智慧、洞察力和意志力,从而重建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她对人类潜能的信念从未动摇,并非因为她忽视了破坏,而是因为她看到了自然和人类的韧性。她认为,恢复世界各地自然的丰饶和多样性,将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生活更加美好。大规模地恢复生态系统,例如纽约市周边的牡蛎礁、佛罗里达大沼泽地、世界各地的珊瑚礁以及亚马逊雨林,不仅能够稳定气候,还能让我们所有人更健康、更快乐、更富裕,并与生命的丰盛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然的本性是丰饶和多样性的,而我们只需一代人的时间就能恢复到这种丰饶的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突破性的科学研究、创新的金融策略和更强大的技术能力。我们还需要人类进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场道德和精神的觉醒,使我们的智力与智慧相契合,使我们的消费与慈悲相一致。简·奥斯汀本能地理解了这一点,她认为自然界必须成为政府政策、商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根本力量。
这不仅仅是一次环保呼吁,更是一次文明的呼吁。自然是我们社会运转最关键的基础设施。自然为我们提供一切所需,包括食物、饮用水以及建造房屋和城市的材料。然而,那种将自然视为理所当然、只索取而不回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需要重塑与自然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恢复自然,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这颗即将拥有100亿人口的星球所需要的自然丰饶和多样性。简·奥斯汀激励我们重新定义成功,用感恩和守护取代贪婪,并“携手开展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修复工程”。她深知,为地球的未来而战,不仅仅关乎科技,更关乎人类精神。
简所说的“修复”,指的不仅仅是植树造林或拯救物种。她指的是修复我们自身——我们的归属感,以及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当全世界收看简·古道尔研究所现场直播的她的追悼会时,我们不仅缅怀了简,还再次承诺成为她号召我们成为的那种人:致力于恢复环境的一代。
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恢复经济与生态之间必要的平衡。只有真正了解地球的运作方式,我们才能管理好地球。只有当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从纯粹的掠夺式转变为互惠互利,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简·爱一生致力于改善我们与地球的关系,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呼吁我们开启“道德和精神进化的新时代”。
这种变革始于我们——从今天、明天,到我们对这个脆弱而奇妙的星球以及彼此的每一次关爱行动。
来源:时代之翼